双吸收Kalina地热发电热力循环系统模拟与实验方案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Kalina 技术的发展与特点 | 第8-11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 ·Kalina 循环的特点与优势 | 第11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Kalina 循环系统模拟与分析 | 第13-31页 |
| ·Kalina 循环系统原理 | 第13-14页 |
| ·Kalina 循环工质介绍 | 第14-17页 |
| ·Kalina 循环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17-19页 |
| ·基本控制方程 | 第17-19页 |
| ·基本条件的确定 | 第19页 |
| ·EES 介绍及模型求解思路 | 第19-21页 |
|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21-29页 |
| ·冷凝水温度对循环效率的影响 | 第22页 |
| ·热源的变化对循环效率的影响 | 第22-24页 |
| ·氨的质量浓度对循环效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 ·发生压力对循环效率的影响 | 第25-26页 |
| ·汽轮机出口干度与汽轮机保护 | 第26页 |
| ·关于低温回热器的讨论 | 第26-28页 |
| ·火用分析 | 第28-29页 |
| ·结论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双吸收 Kalina 热力循环模拟与分析 | 第31-48页 |
| ·双吸收 Kalina 循环系统原理 | 第31-32页 |
| ·双吸收 Kalina 循环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32-34页 |
| ·基本控制方程 | 第32-33页 |
| ·基本条件的确定 | 第33-34页 |
|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34-48页 |
| ·冷源温度的变化对系统的影响 | 第35-36页 |
| ·热源的变化对系统的影响 | 第36-38页 |
| ·氨的质量浓度对系统的影响 | 第38-40页 |
| ·发生压力和蒸发压力对系统的影响 | 第40-45页 |
| ·吸收器对回热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 ·汽轮机出口干度与汽轮机保护 | 第46-48页 |
| 第四章 Kalina 循环改进比较及其优化 | 第48-52页 |
| ·尾水回热 Kalina 循环 | 第48-49页 |
| ·循环系统的优化 | 第49-52页 |
| ·尾水回热 Kalina 循环优化 | 第50-51页 |
| ·双吸收 Kalina 循环优化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吸收回热装置实验台建立 | 第52-60页 |
| ·系统方案及状态参数的确定 | 第52-55页 |
| ·系统方案 | 第52-53页 |
| ·系统状态参数的确定 | 第53-55页 |
| ·实验系统的设计 | 第55-58页 |
| ·实验装置设计 | 第55-57页 |
| ·附属设备与测试仪器 | 第57-58页 |
| ·实验方案与步骤 | 第58-60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0-62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建议与进一步工作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文中符号说明 | 第65-66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