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的方法与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中国太阳能资源及其评价 | 第9-11页 |
·光伏发电的应用现状 | 第11-13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太阳能资源的理论及概念 | 第14-22页 |
·太阳能基本知识 | 第14-17页 |
·概述 | 第14-15页 |
·太阳辐射的特性 | 第15-17页 |
·太阳能利用 | 第17-18页 |
·太阳能利用的基本方式 | 第17-18页 |
·太阳辐射量的计算 | 第18-22页 |
·计算参数 | 第18-21页 |
·斜面上的太阳总辐射量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光伏系统的设计原理 | 第22-49页 |
·光伏电站的选址 | 第22-25页 |
·气象资源要求 | 第22-24页 |
·电站勘探 | 第24-25页 |
·阵列安装方式选择 | 第25-28页 |
·安装方式分类 | 第25-27页 |
·安装方式的比较和选择 | 第27-28页 |
·最佳倾角的确定 | 第28-32页 |
·水平面上日平均太阳辐射强度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8-29页 |
·水平面上的小时平均太阳辐射强度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9页 |
·光伏阵列表面上太阳辐射强度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9-31页 |
·光伏板安装倾角的确定 | 第31-32页 |
·逆变器的选取方法 | 第32-36页 |
·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 第32-33页 |
·逆变器与系统的连接方式 | 第33-34页 |
·逆变器的使用效率 | 第34-36页 |
·电站方阵的布置 | 第36-45页 |
·方阵间距的计算 | 第36-44页 |
·方阵容量的确定 | 第44-45页 |
·发电量的计算 | 第45-49页 |
·光伏板发电量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5页 |
·发电量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45-49页 |
第四章 光伏电站的优化设计实例 | 第49-74页 |
·方阵的设计 | 第49-53页 |
·系统参数的确定 | 第49-50页 |
·光伏阵列的排布 | 第50-53页 |
·光伏电站优化设计 | 第53-74页 |
·布线方案的对比 | 第53-62页 |
·无地基安装方案的可行性 | 第62-72页 |
·光伏电站的经济性分析 | 第72-74页 |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 第74-76页 |
·总结 | 第74页 |
·本文工作的特色和创新点 | 第74-75页 |
·今后工作的改进和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