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1 绪论 | 第10-27页 |
| ·概述 | 第10-11页 |
| ·PLA的简介 | 第11页 |
| ·PLA的改性 | 第11-14页 |
| ·不同立体异构体和加工方法对PLA性能的影响 | 第12页 |
| ·共聚缩聚 | 第12页 |
| ·共混 | 第12-14页 |
| ·PLA结晶行为 | 第14-20页 |
| ·PLA的晶体结构 | 第14页 |
| ·PLA结晶影响因素 | 第14-17页 |
| ·PLA结晶动力学研究 | 第17-20页 |
| ·PLA阻燃性能 | 第20-22页 |
| ·PLA阻燃研究背景 | 第20页 |
| ·阻燃机理 | 第20页 |
| ·聚乳酸阻燃性研究 | 第20-22页 |
| ·离子液体 | 第22-23页 |
| ·离子液体概念 | 第22-23页 |
| ·离子液体的特性及应用 | 第23页 |
| ·离子液体与PLA共混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5-27页 |
| 2 咪唑型离子液体[EOEIM]BF_4和[PTMIM]BF_4对PLA的形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27-51页 |
| ·引言 | 第27-28页 |
| ·实验部分 | 第28-29页 |
| ·原料 | 第28页 |
| ·仪器与设备 | 第28页 |
| ·样品制备过程 | 第28页 |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28页 |
| ·差示量热扫描(DSC) | 第28-29页 |
| ·热重分析(TGA) | 第29页 |
| ·熔融指数(MFR) | 第29页 |
| ·拉伸性能测试 | 第29页 |
| ·扫描电镜(SEM) | 第29页 |
| ·偏光显微镜(POM) | 第29页 |
| ·X射线衍射(XRD) | 第2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9-49页 |
| ·共混物拉伸性能分析 | 第29-31页 |
| ·TG和MFR分析 | 第31-35页 |
| ·DSC分析 | 第35-37页 |
| ·等温结晶动力学分析 | 第37-46页 |
| ·ILs与PLA相互作用 | 第46-47页 |
| ·偏光显微镜(POM) | 第47-49页 |
| ·XRD分析 | 第49页 |
| ·小结 | 第49-51页 |
| 3BMIM(C_4H_9O)_2PO_2/PLA共混物的阻燃性能、机械性能及结晶研究 | 第51-74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实验部分 | 第51-53页 |
| ·原料 | 第51页 |
| ·仪器与设备 | 第51-52页 |
| ·样品制备过程 | 第52页 |
| ·极限氧指数(LOI) | 第52页 |
| ·垂直燃烧(UL-94)测试 | 第52页 |
| ·拉伸性能测试 | 第52页 |
| ·热重分析(TGA) | 第52页 |
| ·扫描电镜(SEM) | 第52-53页 |
| ·差示量热扫描(DSC) | 第53页 |
| ·偏光显微镜(POM) | 第5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3-73页 |
| ·3~#IL/PLA共混物的阻燃性能 | 第53-55页 |
| ·3~#IL/PLA共混物的热失重TGA曲线 | 第55-56页 |
| ·拉伸性能 | 第56-57页 |
| ·扫描电镜(SEM) | 第57-58页 |
| ·3~#IL与滑石粉对PLA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协同效应及结晶动力学研究 | 第58-67页 |
| ·talc/3~#IL/PLA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 第67-72页 |
| ·3~#IL/talc/PLA共混物的晶体形态 | 第72-73页 |
| ·小结 | 第73-74页 |
| 4 结论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4页 |
| 读研期间成果展示 | 第84-85页 |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