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用权的民法保护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1页 |
第二章 信用权的理论概述 | 第11-17页 |
·信用权的概念和内容 | 第11-16页 |
·信用权的概念 | 第11-14页 |
·信用权的内容 | 第14-16页 |
·研究信用权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第三章 我国信用权民法保护的现状分析 | 第17-25页 |
·我国信用权法律规范现状 | 第17-19页 |
·我国信用权现行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19-25页 |
·信用权的性质及保护模式存在争议 | 第19-21页 |
·信用权与其他相关权利相混淆 | 第21-23页 |
·我国征信体系不健全 | 第23-25页 |
第四章 一些国家和地区有关信用权的规定 | 第25-34页 |
·英美法系国家有关信用权的规定 | 第25-28页 |
·英国有关信用权的规定 | 第25-26页 |
·美国有关信用权的规定 | 第26-28页 |
·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有关信用权的规定 | 第28-32页 |
·德国有关信用权的规定 | 第28-29页 |
·奥地利有关信用权的规定 | 第29-30页 |
·葡萄牙有关信用权的规定 | 第30页 |
·法国有关信用权的规定 | 第30-31页 |
·意大利有关信用权的规定 | 第31页 |
·日本有关信用权的规定 | 第31-32页 |
·中国台湾有关信用权的规定 | 第32页 |
·我国信用权民法保护应借鉴的方面 | 第32-34页 |
第五章 我国信用权民法保护制度的设想 | 第34-44页 |
·明确信用权性质在民法中的定位 | 第34-38页 |
·明确信用权的性质 | 第34-36页 |
·对信用权与其他相关权利作出明确区分 | 第36-38页 |
·侵害信用权的民事责任救济 | 第38-44页 |
·侵害信用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38-40页 |
·侵害信用权的免责事由 | 第40-41页 |
·侵害信用权的民事责任承担 | 第41-44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