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前言 | 第8-9页 |
| 一、临床资料 | 第9-13页 |
| (一) 病例来源 | 第9页 |
| (二) 研究分组及知情同意情况 | 第9页 |
| (三) 数据可比性比较 | 第9-11页 |
| (四) 干眼的诊断标准 | 第11-12页 |
| 1. 干眼的西医学诊断标准 | 第11页 |
| 2. 干眼的中医学辨证分型标准 | 第11-12页 |
| (五) 病例纳入标准 | 第12页 |
| (六) 病例排除标准 | 第12页 |
| (七) 病例剔除及脱落标准 | 第12-13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7页 |
| (一) 研究方案 | 第13页 |
| (二) 治疗方法 | 第13-14页 |
| (三) 检查方法 | 第14-15页 |
| 1. 检查项目 | 第14页 |
| 2. 主要实验器材与药品 | 第14-15页 |
| (四)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 第15-16页 |
| 1. 指标积分标准 | 第15-16页 |
| 2. 疗效评定标准 | 第16页 |
| (五) 统计学方法 | 第16-17页 |
| 三、结果 | 第17-22页 |
| (一)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与治疗4周结束时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 | 第17-19页 |
| 1. 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4周结束时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 | 第17页 |
| 2. 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4周结束时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 | 第17-18页 |
| 3. 治疗4周结束时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间各项观察指标差值的比较 | 第18-19页 |
| (二)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4周结束时与治疗结束4周后各项观察指标差值的比较 | 第19-21页 |
| 1. 治疗组治疗4周结束时与治疗结束4周后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 | 第19页 |
| 2. 对照组治疗4周结束时与治疗结束4周后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 | 第19-20页 |
| 3. 治疗结束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间各项观察指标差值的比较 | 第20-21页 |
| (三)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4周结束时总有效率比较 | 第21-22页 |
| 四、分析与讨论 | 第22-27页 |
| (一) 抗青光眼滴眼液所致的药物源性干眼的病因分析 | 第22页 |
| (二) 抗青光眼滴眼液所致的药物源性干眼的中医辩证分析 | 第22-23页 |
| (三) 中医药治疗抗青光眼滴眼液所致的药物源性干眼的探讨 | 第23-24页 |
| 1. 治疗方药的探讨 | 第23-24页 |
| 2. 治疗方法的探讨 | 第24页 |
| (四) 疗效总结与分析 | 第24-27页 |
| 1.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疗效分析 | 第24-25页 |
| 2.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近期疗效分析 | 第25-26页 |
| 3.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析 | 第26页 |
| 4. 其他相关问题的分析 | 第26-27页 |
| 五、小结 | 第27-28页 |
| 结论 | 第28-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 致谢 | 第30-31页 |
| 文献综述 | 第31-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