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塔西南叶城凹陷古近系沉积特征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1页
   ·选题背景第7页
   ·研究现状第7-8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8-9页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9-10页
   ·完成的工作量第10-11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第11-13页
   ·研究区位置第11-12页
   ·区域地质背景第12页
   ·地层概况第12-13页
第三章 地层特征第13-26页
   ·地层划分及岩性特征第13-17页
     ·阿尔塔什组(E_1a)第13-15页
     ·齐姆根组(E_(1-2)q)第15页
     ·卡拉塔尔组(E_2k)第15-16页
     ·乌拉根组(E_2w)第16-17页
     ·巴什布拉克组(E_(2-3)b)第17页
   ·典型剖面分述第17-24页
     ·叶城凹陷西缘和什拉甫剖面第17-21页
     ·叶城凹陷东缘克里阳剖面第21-24页
   ·地层对比第24-26页
第四章 沉积特征第26-42页
   ·沉积背景分析第26页
   ·沉积相标志第26-30页
     ·岩性相标志第26-28页
     ·颜色第28-29页
     ·沉积构造第29页
     ·生物化石第29-30页
   ·沉积相类型第30-33页
     ·碳酸盐岩台地体系第30-31页
     ·潮坪相第31-32页
     ·海湾第32-33页
   ·沉积相演化第33-38页
     ·单井(剖面)相分析第33-36页
     ·沉积相横向变化分析第36-38页
   ·沉积相平面展布第38-42页
     ·阿尔塔什组第38页
     ·齐姆根组第38-40页
     ·卡拉塔尔组第40-41页
     ·乌拉根组第41-42页
第五章 储层特征第42-50页
   ·储层岩石学特征第42页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第42-45页
     ·粒间溶孔第42页
     ·粒内溶孔第42-43页
     ·生物体腔孔、遮蔽孔第43-44页
     ·晶间孔和晶间溶孔第44页
     ·裂缝第44-45页
   ·储层物性分析第45-46页
     ·孔渗特征第45-46页
     ·孔隙度、渗透率相关性分析第46页
   ·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分析第46-48页
     ·沉积岩石学特征是储层控制的首要因素第46-47页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第47-48页
   ·储层预测第48-50页
     ·叶城凹陷西部(和什拉甫—赛格尔塔什地区)第48页
     ·叶城凹陷东部(克里阳—玉力群地区)第48-50页
第六章 结论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55-56页
详细摘要第56-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直罗油田芦46井区长8储层特征研究
下一篇:下寺湾油田下寺湾区长2油层组储量计算与经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