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46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太阳能电池简介 | 第13-23页 |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 | 第13-15页 |
·体相异质结结构薄膜太阳能电池 | 第15-23页 |
·CZTS(e)薄膜太阳能电池 | 第23-34页 |
·CZTS(e)材料物理化学性质 | 第23-25页 |
·CZTS(e)薄膜太阳能电池理论研究 | 第25-28页 |
·CZTS(e)薄膜太阳能电池器件研制现状 | 第28-34页 |
·本论文研究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6页 |
第二章 太阳能电池原理 | 第46-54页 |
·太阳能电池 | 第46-51页 |
·二极管的电流-电压特性 | 第46-48页 |
·光照下理想太阳能电池I-V特性 | 第48-50页 |
·光照下非理想太阳能电池I-V特性 | 第50-51页 |
·影响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因素 | 第51-53页 |
·能带与效率的关系 | 第51-52页 |
·串联电阻与并联电阻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第三章 铜锌锡硫纳米颗粒制备及形貌组分控制 | 第54-72页 |
·前言 | 第54-55页 |
·实验方法 | 第55-57页 |
·实验药品 | 第55页 |
·以硫粉为硫源制备CZTS纳米颗粒 | 第55-56页 |
·以硫脲为硫源制备CZTS纳米颗粒 | 第56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56-5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7-69页 |
·纺锤形CZTS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 第57-62页 |
·不同金属比例前驱体对CZTS纳米颗粒结构形貌的影响 | 第62-64页 |
·硫源对CZTS纳米颗粒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 第64-65页 |
·硫脲浓度对CZTS纳米颗粒形貌影响 | 第65-66页 |
·纺锤形CZTS纳米颗粒机理研究 | 第66-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第四章 铜锌锡硫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器件制备与研究 | 第72-112页 |
·前言 | 第72-73页 |
·CZTSSe薄膜吸收层的滴注后硒化法制备及表征 | 第73-76页 |
·实验方法 | 第73-7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4-76页 |
·小结 | 第76页 |
·旋涂法制备CZTS前驱体薄膜 | 第76-82页 |
·实验方法 | 第76-7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8-82页 |
·小结 | 第82页 |
·CZTSSe吸收层形成过程机理研究 | 第82-97页 |
·实验方法 | 第82-8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3-96页 |
·小结 | 第96-97页 |
·硒化气氛对CZTSSe薄膜太阳能电池器件性能影响 | 第97-109页 |
·前言 | 第97-98页 |
·实验方法 | 第98-9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9-107页 |
·小结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2页 |
第五章 一种新材料的理论设计及制备 | 第112-122页 |
·前言 | 第112-113页 |
·实验方法 | 第113-115页 |
·实验药品 | 第113页 |
·第一性原理计算CMTS材料的物理性质 | 第113-114页 |
·热注入法制备CMTS纳米颗粒 | 第114页 |
·样品表征 | 第114-115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15-120页 |
·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 | 第115-116页 |
·CMTS纳米颗粒的形貌,结构和光学性质表征 | 第116-120页 |
·本章小节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2页 |
第六章 论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 第122-126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122-123页 |
·论文创新性 | 第123页 |
·论文展望 | 第123-126页 |
致谢 | 第126-12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第128-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