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1 前言 | 第8-12页 |
| ·选题依据 | 第8-9页 |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 ·相关概念定义 | 第9-10页 |
| ·竞赛规则与运动员技战术的辩证关系 | 第10页 |
| ·影响竞赛规则变化的诸多因素 | 第10-11页 |
| ·我国跆拳道技战术研究成果 | 第11-12页 |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12页 |
| ·录像观察法 | 第12-13页 |
| ·数理统计法 | 第13页 |
| ·逻辑分析法 | 第13-14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4-31页 |
| ·新旧规则的变化 | 第14-16页 |
| ·新规则的修订内容 | 第14页 |
| ·新旧规则分值改变的对比 | 第14-15页 |
| ·电子护具的变革 | 第15页 |
| ·电子护具的压力值介绍 | 第15-16页 |
| ·跆拳道竞赛新规则下技战术的分析 | 第16-20页 |
| ·2009年全运会跆拳道比赛技术分析 | 第16-17页 |
| ·2013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技术分析 | 第17-18页 |
| ·新规则和电子护具的使用3分技术使用比例逐渐上升 | 第18-19页 |
| ·新规则和电子护具的使用横踢技术使用次数和得分比例呈下降趋势 | 第19页 |
| ·新规则和电子护具的使用加强了双方运动员主动进攻的意愿 | 第19-20页 |
| ·新规则下跆拳道战术的运用 | 第20-23页 |
| ·进攻战术击打躯干得分与击打头部得分趋于平衡 | 第20-21页 |
| ·新规则下迎击战术逐渐得到重视 | 第21-22页 |
| ·新规则下防守反击战术得分难度加大 | 第22-23页 |
| ·新规则下跆拳道技战术运用的趋势 | 第23-26页 |
| ·击头技术是技战术运用的核心 | 第23-24页 |
| ·新规则下技战术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 第24页 |
| ·防守能力逐渐增强 | 第24-25页 |
| ·连续攻击能力将逐渐提高 | 第25-26页 |
| ·运动员的技术将向更加全面、扎实的方向发展 | 第26页 |
| ·新规则下跆拳道技战术训练要求 | 第26-31页 |
| ·运动员体能训练对技战术的作用 | 第27页 |
| ·连续进攻技术的训练要速度、精度、力度一体化 | 第27-29页 |
| ·高位技术的训练 | 第29-30页 |
| ·攻防战术的训练 | 第30-31页 |
| 4 结论与建议 | 第31-33页 |
| ·结论 | 第31页 |
| ·建议 | 第31-33页 |
| 5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