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有色金属论文--铜论文

普朗铜矿床裂隙—脉系统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1 前言第9-13页
   ·选题背景及依据第9-10页
     ·战略意义第9页
     ·理想选区第9-10页
     ·成果借鉴第10页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第10-11页
     ·关键问题第10-11页
     ·研究内容第11页
   ·技术路线第11-13页
     ·地质资料整理分析第11页
     ·野外地质系统调查第11-12页
     ·室内镜下鉴定工作第12页
     ·综合分析第12-13页
2 区域与矿床地质第13-31页
   ·区域地质第13-22页
     ·区域构造与岩石建造第13-16页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第16-21页
     ·构造-岩浆-成矿事件第21-22页
   ·矿床地质特征第22-31页
     ·矿体特征第22-25页
     ·矿石特征第25-28页
     ·围岩蚀变第28-31页
3 裂隙-脉时空结构第31-50页
   ·脉体类型及阶段划分第31-36页
     ·成矿早阶段第31页
     ·成矿主阶段第31-35页
     ·成矿晚阶段第35-36页
   ·裂隙-脉空间结构第36-50页
     ·不同阶段构造裂隙-脉特征第40-45页
     ·构造裂隙-脉空间展布特征第45-50页
4 裂隙-脉系统与矿化的关系第50-56页
   ·矿体品位空间分布状态第50-52页
   ·矿化与裂隙-脉的关系第52-56页
5 裂隙-脉中的成矿流体第56-71页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与显微测温第56-63页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第56-58页
     ·包裹体岩测温第58-63页
   ·成矿流体性质第63-69页
     ·样品及测试方法第63-64页
     ·流体包裹体组成第64-65页
     ·氧逸度的计算第65页
     ·矿物组合与 fO_2第65-67页
     ·氧逸度特征第67-68页
     ·氧化性岩浆与还原性流体第68-69页
   ·流体的演化第69-71页
6 成矿模式第71-87页
   ·裂隙-脉系统成因机制第71-81页
     ·区域尺度构造背景第71-72页
     ·矿床尺度构造背景第72-74页
     ·不同尺度构造分级与配套第74-80页
     ·普朗铜矿床裂隙-脉成因机制第80-81页
   ·裂隙-脉与流体耦合成矿机制第81-84页
     ·流体在裂隙-脉中的运移第81-82页
     ·流体与围岩的水岩反应第82-84页
   ·成矿动力学模式第84-87页
7 结论第87-89页
   ·主要认识第87-88页
   ·存在问题第88-89页
致谢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5页
附录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段南侧区域成矿规律与远景区分析
下一篇:川东高褶带三叠系深层卤水和温泉的水化学特征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