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记《大公报》新闻专业主义本土化及其启示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绪论 | 第9-15页 |
| ·选题来源 | 第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 ·关于《大公报》相关研究 | 第9-10页 |
| ·国内对新闻专业主义研究 | 第10-12页 |
| ·近代报人及报纸的新闻专业主义研究 | 第12-13页 |
|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 第1章 新记《大公报》新闻专业主义溯源 | 第15-25页 |
| ·新闻专业主义界定 | 第15-19页 |
| ·新闻是不是专业 | 第15-16页 |
| ·新闻专业主义涵义 | 第16页 |
| ·新闻专业主义历史衍变 | 第16-19页 |
| ·新记《大公报》的来龙去脉 | 第19-21页 |
| ·英敛之与王致隆时期的《大公报》 | 第19-20页 |
| ·新记公司时期的《大公报》 | 第20-21页 |
| ·新记《大公报》新闻专业主义溯源 | 第21-25页 |
| ·国外新闻事业的影响 | 第21-22页 |
| ·中西思想的碰撞与融合 | 第22-23页 |
| ·同时代报业和报人的影响 | 第23-25页 |
| 第2章 新记《大公报》新闻专业主义体现 | 第25-38页 |
| ·对报纸独立地位的坚持 | 第25-30页 |
| ·政治独立 | 第26-27页 |
| ·经济独立 | 第27-30页 |
| ·对新闻事业性质与责任的理解 | 第30-32页 |
| ·报纸乃天下之公器 | 第30-31页 |
| ·报纸两大社会责任 | 第31-32页 |
| ·对报业新闻本位的认识 | 第32-35页 |
| ·“报纸生命首在新闻” | 第33页 |
| ·追求新闻的时效性 | 第33-34页 |
| ·新闻报道力求客观真实 | 第34-35页 |
| ·对报社员工的职业素质教育 | 第35-38页 |
| ·对员工的业务素质培养 | 第35-36页 |
| ·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 | 第36-38页 |
| 第3章 新记《大公报》新闻专业主义本土化特点 | 第38-45页 |
| ·三种力量博弈下的新闻专业主义场域 | 第38-40页 |
| ·文人论政传统影响下的新闻专业主义 | 第40-41页 |
| ·国家中心主义融入下的新闻专业主义 | 第41-45页 |
| 第4章 对新记《大公报》新闻专业主义的反思 | 第45-53页 |
| ·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现实审视 | 第45-47页 |
| ·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困境 | 第45-46页 |
| ·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困境 | 第46-47页 |
| ·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本土化改造 | 第47-53页 |
| ·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的内涵层次 | 第47-49页 |
| ·专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重构路径 | 第49-53页 |
| 结语 | 第53-54页 |
| 注释 | 第54-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附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