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地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13-15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页 |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不足之处 | 第17页 |
·小结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 | 第19-29页 |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人才的概念 | 第19页 |
·农业人才的概念 | 第19-20页 |
·农业科技人才的概念 | 第20页 |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相关内涵 | 第20-23页 |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 | 第20-21页 |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重点内容 | 第21-22页 |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 第22-23页 |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根本原则 | 第23页 |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相关机制建设 | 第23-25页 |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建设 | 第23-24页 |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建设 | 第24-25页 |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建设 | 第25页 |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作用 | 第25-26页 |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 第25页 |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动作用 | 第25-26页 |
·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传承作用 | 第26页 |
·小结 | 第26-29页 |
第三章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 第29-47页 |
·国内外人才基本状况概述 | 第29-32页 |
·国外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现状概括 | 第29-31页 |
·国内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现状概括 | 第31-32页 |
·邵阳地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 第32-47页 |
·邵阳地区基本情况概览 | 第32-34页 |
·邵阳地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 第34-47页 |
第四章 邵阳地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 第47-55页 |
·邵阳地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问题 | 第47-52页 |
·培养观念传统陈旧 | 第47-48页 |
·培养方式单一僵硬 | 第48-50页 |
·培养结构不尽合理 | 第50-51页 |
·培养制度片面形式 | 第51-52页 |
·制约邵阳地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因素 | 第52-55页 |
·外部环境因素 | 第52-53页 |
·内部机制因素 | 第53-55页 |
第五章 邵阳地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 第55-61页 |
·政府加强引导 | 第55-57页 |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供财政支持 | 第55页 |
·完善科学管理体制,发挥激励作用 | 第55-56页 |
·调整科技人才结构,优化人才布局 | 第56-57页 |
·依托高校培养 | 第57-59页 |
·改变课程设置,完善绩效评估体系 | 第57页 |
·对口农村职业教育,扩充教学途径 | 第57-58页 |
·校企联动,推动产学研教学发展 | 第58-59页 |
·农业科技类学生提高专业素养 | 第59-61页 |
·转变观念 | 第59-60页 |
·积极创新 | 第60页 |
·积极开展专业实践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61-63页 |
·研究结论 | 第61页 |
·研究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