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选题缘由 | 第8页 |
·学术史梳理 | 第8-10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和意义 | 第11-12页 |
第2章 先秦孝道思想溯源和两汉孝治思想 | 第12-30页 |
·先秦孝道思想概述 | 第12-19页 |
·道家孝道伦理 | 第12-14页 |
·法家孝道伦理 | 第14-16页 |
·儒家仁孝理论 | 第16-19页 |
·西汉以孝治天下思想的形成 | 第19-24页 |
·孝成为治国思想的背景 | 第19页 |
·董仲舒孝治思想 | 第19-23页 |
·石渠阁会议中关于孝的阐述 | 第23-24页 |
·东汉以孝治天下思想的发展 | 第24-30页 |
·《白虎通》关于孝治的论述 | 第25-27页 |
·君父先后问题的讨论 | 第27-30页 |
第3章 两汉孝治实践 | 第30-45页 |
·政治措施 | 第30-36页 |
·以孝作谥 | 第30-31页 |
·“举孝廉”的选官措施 | 第31-33页 |
·奖励孝子与尊老、养老政策 | 第33-34页 |
·孝子传的出现 | 第34-36页 |
·引孝入律 | 第36-40页 |
·亲亲得相首匿 | 第36-37页 |
·宽宥复仇 | 第37-38页 |
·无子听妻入狱 | 第38-39页 |
·惩罚不孝 | 第39-40页 |
·教育措施 | 第40-45页 |
·皇室重视孝的教育 | 第40-41页 |
·普通家庭重视孝的教育 | 第41-42页 |
·《孝经》成为通行教材 | 第42-43页 |
·设置专门官吏进行孝的教育 | 第43-45页 |
第4章 两汉孝治评析 | 第45-54页 |
·两汉实行孝治的原因 | 第45-49页 |
·选择孝治是两汉吸取秦亡教训的结果 | 第45-47页 |
·小农经济是两汉实行孝治的经济基础 | 第47-48页 |
·宗法制和“家国同构”的政治体制是两汉实行孝治的政治基础 | 第48-49页 |
·两汉孝治的作用和影响 | 第49-54页 |
·当时的作用 | 第49-52页 |
·对后世的影响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目录 | 第55-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