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14-19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二、 主要概念阐释 | 第19-20页 |
(一) 公共电视 | 第19页 |
(二) 中国公共电视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我国电视现行体制及其弊端 | 第20-26页 |
一、 我国混合型电视体制的形成过程 | 第20-22页 |
二、 我国混合型电视体制的弊端 | 第22-24页 |
(一) 两难困境:事业企业双重束缚 | 第22-23页 |
(二) 收视率至上:电视节目“三俗化”成风 | 第23页 |
(三) 突出问题:公共文化服务缺失 | 第23-24页 |
三、 我国公共电视的缺席及其隐忧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传媒体制变革 | 第26-32页 |
一、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程 | 第26-29页 |
二、 我国电视体制变革的困难 | 第29-30页 |
三、 公共电视势在必行——我国电视体制改革的制高点 | 第30-32页 |
第四章 西方公共电视发展路径及其启示 | 第32-40页 |
一、 公共电视的缘起 | 第32-33页 |
二、 公共电视在各国的发展与实践 | 第33-36页 |
三、 公共电视的挑战和机遇 | 第36-37页 |
四、 西方公共电视发展路径对我国的启示 | 第37-40页 |
第五章 我国公共电视发展路径的前期探索 | 第40-50页 |
一、 我国公共频道发展概况 | 第40-42页 |
二、 重庆卫视改版:一波三折的中国式探索 | 第42-50页 |
(一) 前两次改版:公共电视理念在中国初显 | 第43-47页 |
(二) 后一次再版:多方博弈后的原位回归 | 第47-50页 |
第六章 我国公共电视发展的必由之路 | 第50-59页 |
一、 基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我国电视体制变革 | 第50-52页 |
二、 构建三元格局:国家台、商业台与公共电视台和谐共存 | 第52-59页 |
(一) 路径选择:从公共频道到公共电视 | 第54-55页 |
(二) 体制突破:事业与产业分离 | 第55-56页 |
(三) 经营理念:从依附性运营到独立运营 | 第56-57页 |
(四) 节目策略:多元化、高品质、广覆盖 | 第57-58页 |
(五) 法律保障:出台《公共电视法》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2页 |
注释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课题目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