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各种材料器物论文--陶、瓷、砖瓦论文

中国古陶瓷饰纹发展史论纲

导论第1-25页
 一、题解第8-9页
 二、述往第9-13页
 三、问题第13-20页
 四、写作第20-25页
第一章 原始时代的陶器饰纹第25-60页
 第一节 概述第25-26页
 第二节 饰纹的萌芽第26-30页
  一、陶冶洪荒,参破混沌第26-28页
  二、成器之迹,搏埴之纹第28-30页
 第三节 饰纹体系的初步繁荣第30-47页
  一、画纹之盛,纹彩相彰第30-34页
   1、中心与边缘第30-32页
   2、饰纹独立第32-33页
   3、纹样之母第33-34页
  二、图画天地,品类群生第34-42页
   1、天地法象和鸟兽之文第35-40页
   2、图像纹法与纹样画法第40-42页
  三、数定章法,类分几何第42-47页
   1、点画构形到方折律动第42-43页
   2、化方为圆到巧取成数第43-45页
   3、三生万物到六合拓展第45-47页
 第四节 文明前的饰纹衰变第47-60页
  一、画纹之衰与饰纹之变第47-48页
  二、悄然兴起的雕镂饰纹第48-52页
   1、分布与分期第48-49页
   2、雕镂的规范第49-51页
   3、饰纹的规矩第51-52页
  三、模样的端倪——饰纹的未来趋势第52-60页
第二章 夏商周的陶瓷饰纹第60-83页
 第一节 概述第60-61页
 第二节 饰纹体系的重新定位第61-64页
  一、饰纹功能的礼制化第62-63页
  二、饰纹命名的明确化第63页
  三、饰纹形象的模范化第63-64页
 第三节 礼制时代的模范纹样第64-74页
  一、器用的象征和制约第65-66页
  二、精益求精的礼制化陶器饰纹第66-71页
   1、灰陶与白陶饰纹工艺的发展第66-68页
   2、纹样模范的确立第68-71页
  三、陶纹到瓷纹的自然衔接第71-74页
   1、几何印纹陶的饰纹“印象”第71-73页
   2、原始瓷饰纹的“简”法与“朴”风第73-74页
 第四节 纹风新变第74-83页
第三章 秦代以来的陶瓷饰纹第83-104页
 第一节 概述第83-84页
 第二节 文化统一与功能守一第84-88页
  一、专工装饰第84-85页
  二、生动的云气第85-88页
  三、向绘画努力第88页
 第三节 华梵相融现莲花宝相第88-95页
  一、中外并行第89-90页
  二、佛祖西来第90-93页
  三、饰纹华化第93-95页
 第四节 理义恒稳成万变饰纹第95-104页
  一、纹理如意第95-98页
  二、寓意吉祥第98-100页
  三、万变不离其宗第100-104页
余论第104-109页
 一、饰纹体系初成时期奠定的造纹依据和取象模式第104-106页
 二、“纹”字补说第106-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参考书目第110-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白云花根化学成分及防风炮制研究
下一篇:白蜡窄吉丁病原真菌调查与分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