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地方史志论文

近代东北地区慈善事业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引言第11-18页
 一、选题意义第11-12页
 二、研究现状第12-17页
 三、创新与不足第17-18页
第一章 近代东北地区慈善事业发展的背景第18-33页
 第一节 东北的历史地理与自然灾害第18-23页
  一、东北的历史地理第18-20页
  二、近代东北自然灾害频仍第20-23页
 第二节 近代东北的政治环境第23-26页
  一、列强争夺第23-25页
  二、政权更迭,政治腐败第25-26页
 第三节 近代东北的经济状况第26-30页
  一、近代东北地区农民的生活第26-29页
  二、近代东北资本主义的发展第29-30页
 第四节 西方慈善思想与实践的影响第30-33页
第二章 近代东北慈善事业的进程第33-98页
 第一节 1840-1904年东北慈善事业演进概况第33-42页
  一 赈济第34-35页
  二 蠲缓第35-36页
  三 设立收容机关第36-37页
  四 设立粥厂第37-38页
  五 助丧第38-40页
  六 早期红十字会组织第40-42页
 第二节 1904-1912年东北慈善事业演进概况第42-55页
  一、中国红十字会的产生第42-48页
  二、近代慈善医疗与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第48-55页
 第三节 1912-1931年东北慈善事业演进概况第55-87页
  一、传统慈善救济第56-59页
  二、近代慈善教育的推广第59-65页
  三 教养机构的大量设立第65-72页
  四 庞大的流民救济第72-87页
 第四节 1931-1949年东北慈善事业演进概况第87-98页
  一、“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慈善事业的发展第87-95页
  二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慈善事业的发展第95-98页
第三章 近代东北慈善事业的特点及评价第98-117页
 第一节 近代东北慈善事业的特点第98-108页
  一、近代东北慈善事业总体发展迟滞第98-102页
  二、产生中国最早的红十字会救济与红十字组织第102-105页
  三 地域发展不平衡第105页
  四 组织人员多样化第105-107页
  五 慈善内容多样化第107-108页
 第二节 近代东北慈善事业发展的评价第108-117页
  一、促进了东北民众素质的提高第109页
  二、促进了东北的开发第109-111页
  三 促进了近代东北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第111-112页
  四 促进了东北近代教育的进步第112-114页
  五 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第114-117页
结语第117-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4页
附录第124-125页
后记第125-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朝至隋唐时期穆氏家族研究
下一篇:戴克里先的经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