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6页 |
| 1 绪论 | 第16-23页 |
| ·微生物降解褐煤的必要性 | 第16-17页 |
| ·褐煤的特点 | 第16页 |
| ·微生物降解褐煤的优势 | 第16-17页 |
| ·微生物的性质 | 第17-18页 |
| ·微生物的特点 | 第17页 |
| ·微生物的生长 | 第17-18页 |
| ·煤生物转化研究的可实施性 | 第18-19页 |
| ·研究微生物降解转化褐煤的意义 | 第19-20页 |
| ·煤炭微生物转化国内外研究动态、水平及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水平 | 第20-21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21页 |
| ·关于本课题 | 第21-23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21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页 |
| ·课题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22-23页 |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29页 |
| ·试验用主要试剂和设备 | 第23-24页 |
|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23-24页 |
| ·试验所用煤样的制备、预处理及工业分析 | 第24-26页 |
| ·试验用煤样 | 第24页 |
| ·煤样的破碎、预处理及工业分析 | 第24-26页 |
| ·煤样试验分析方法 | 第26页 |
| ·YX-DL/A自动定硫仪 | 第26页 |
| ·WS-G410自动工业分析仪 | 第26页 |
| ·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 第26页 |
| ·极差分析 | 第26页 |
| ·菌体生长量的测定 | 第26-27页 |
| ·煤炭微生物转化的机理及溶解煤的酶 | 第27页 |
| ·试验所用菌种 | 第27-28页 |
| ·多粘类芽孢杆菌 | 第27页 |
| ·黄孢原毛平革菌 | 第27-28页 |
| ·球红假单胞菌 | 第28页 |
| ·降解率的计算 | 第28-29页 |
| 3 多粘类芽孢杆菌的复活与驯化 | 第29-40页 |
| ·多粘类芽孢杆菌的复活培养 | 第29-30页 |
| ·多粘类芽孢杆菌培养基组成 | 第29-30页 |
| ·多粘类芽孢杆菌的驯化 | 第30-36页 |
| ·驯化培养基的成分 | 第30页 |
| ·驯化培养基的制备 | 第30页 |
| ·驯化的过程及结果 | 第30-36页 |
| ·多粘类芽孢杆菌转化褐煤能力测试 | 第36页 |
| ·测试程序 | 第36页 |
| ·测试结果 | 第36页 |
| ·复活、驯化的多粘类芽孢杆菌的增殖培养 | 第36-37页 |
| ·多粘类芽孢杆菌生长量的测定 | 第37-38页 |
| ·多粘类芽孢杆菌观察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4 多粘类芽孢杆菌对平庄褐煤的降解转化试验研究 | 第40-46页 |
| ·试验材料 | 第40页 |
| ·试验用煤样 | 第40页 |
| ·菌种 | 第40页 |
| ·培养基 | 第40页 |
| ·多粘类芽孢杆菌对褐煤转化降解的正交试验研究 | 第40-45页 |
| ·试验方案的选择与试验条件的确定 | 第40-41页 |
| ·实验步骤 | 第41页 |
| ·多粘类芽孢杆菌降解平庄褐煤试验的结果计算与分析 | 第41-42页 |
| ·试验结果 | 第42-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5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多粘类芽孢杆菌降解平庄褐煤的影响 | 第46-53页 |
| ·菌种来源 | 第46页 |
| ·煤样 | 第46页 |
| ·培养基 | 第46页 |
| ·试验安排 | 第46-47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48页 |
| ·原煤及预处理煤的XRD研究 | 第48-52页 |
| ·初步判断 | 第48页 |
| ·计算公式 | 第48-49页 |
| ·试验煤样及样品的制备 | 第49页 |
|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49-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6 两种菌混合作用于平庄褐煤的研究 | 第53-61页 |
| ·菌种来源 | 第53页 |
| ·煤样 | 第53页 |
| ·培养基 | 第53-54页 |
| ·两种菌的复活与增殖 | 第54-57页 |
| ·球红假单胞菌的复活与增殖 | 第54-56页 |
| ·黄孢原毛平革菌的复活与增殖 | 第56-57页 |
| ·试验安排 | 第57-59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7 褐煤及褐煤微生物降解产物的特性、XRD及FTIR研究 | 第61-73页 |
| ·微生物降解平庄褐煤产物特性的研究 | 第61-64页 |
| ·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平庄褐煤产物的特性 | 第61页 |
| ·球红假单胞菌降解平庄褐煤的产物特性 | 第61-63页 |
| ·混合菌降解平庄褐煤的产物特性 | 第63-64页 |
| ·原褐煤、褐煤降解残渣及褐煤转化产物的XRD研究 | 第64-68页 |
| ·试验用样品及样品的制备 | 第64页 |
|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64-68页 |
| ·原褐煤、褐煤降解残渣及褐煤转化产物的FTIR研究 | 第68-72页 |
| ·试验所用样品及样品的制备 | 第68页 |
| ·测试结果 | 第68-71页 |
| ·各FTIR图谱解析 | 第71-72页 |
| ·FTIR试验结果分析 | 第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结论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