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使用后评价(POE)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20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 ·研究技术 | 第12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 ·遗址保护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第13-15页 |
| ·使用后评价(POE) | 第15-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研究框架 | 第18页 |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20页 |
| 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理论研究 | 第20-26页 |
| ·大遗址 | 第20-21页 |
| ·大遗址的概念 | 第20页 |
| ·大遗址的特点 | 第20-21页 |
|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第21-26页 |
|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相关概念 | 第21-23页 |
|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第23-26页 |
| 3 使用后评价(POE)方法的理论研究 | 第26-32页 |
| ·评价与评价方法 | 第26-27页 |
| ·评价 | 第26-27页 |
|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27页 |
| ·使用后评价(POE)的内涵 | 第27-31页 |
| ·POE 的定义 | 第27-28页 |
| ·POE 的功能意义 | 第28页 |
| ·POE 的评价方法 | 第28-30页 |
| ·POE 的评价程序 | 第30-31页 |
| ·前文小结 | 第31-32页 |
| 4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使用后评价模型构建 | 第32-53页 |
| ·评价设计 | 第32-34页 |
| ·评价主体选择 | 第32页 |
| ·评价目标设定 | 第32-33页 |
| ·评价总体设计 | 第33-34页 |
|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满意度综合评价模型 | 第34-51页 |
| ·满意度综合评价方法设计 | 第34页 |
| ·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4-41页 |
| ·满意度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 第41-49页 |
| ·采用李克特量表法设计问卷 | 第49页 |
| ·数据分析——模糊综合评价 | 第49-51页 |
|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使用方式评价模型 | 第51-52页 |
| ·实态观察分析 | 第51页 |
| ·自由访谈 | 第51-52页 |
| ·开放式问卷 | 第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5 案例分析——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使用后评价 | 第53-76页 |
| ·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概况 | 第53-64页 |
| ·大明宫遗址概况 | 第53-55页 |
| ·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历程 | 第55-57页 |
| ·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使用现状 | 第57-64页 |
| ·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使用后评价(POE) | 第64-73页 |
| ·满意度评价 | 第64-69页 |
| ·使用方式评价 | 第69-72页 |
| ·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后期改造建议 | 第72-73页 |
| ·基于 POE 评价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优化与建议 | 第73-74页 |
| ·建立健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经济产业发展体制 | 第73页 |
| ·充分完善大遗址保护与展示方式 | 第73-74页 |
| ·提升绿化景观,注重生态发展 | 第74页 |
| ·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完善日常管理 | 第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 ·结论 | 第76-77页 |
| ·研究展望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 附录 A | 第83-85页 |
| 附录 B | 第85-8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