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甘孜州某中学危岩发育特征与稳定性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危岩失稳的不同分类模式 | 第11-12页 |
·危岩体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 第12-13页 |
·危岩体防治对策研究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 第14-15页 |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5-16页 |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6-18页 |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背景 | 第18-25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8-20页 |
·地理位置与交通 | 第18页 |
·气象 | 第18-19页 |
·水文 | 第19-20页 |
·地质环境条件 | 第20-24页 |
·地貌特征 | 第20-21页 |
·地层岩性 | 第21-23页 |
·地质构造 | 第23-24页 |
·地震应力 | 第24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4页 |
·人类工程活动 | 第24-25页 |
第3章 危岩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 | 第25-38页 |
·危岩带的分布、类型及形态特征 | 第25-29页 |
·危岩带WD1分布及形态特征 | 第26-27页 |
·危岩带WD2分布及形态特征 | 第27-28页 |
·危岩带WD3分布及形态特征 | 第28-29页 |
·危岩体的分布、类型及形态特征 | 第29-33页 |
·危岩形成机制分析 | 第33-35页 |
·研究区危岩形成的内因 | 第33-35页 |
·研究区危岩形成的外因 | 第35页 |
·危岩失稳类型划分 | 第35-38页 |
第4章 危岩的稳定性分析 | 第38-59页 |
·危岩变形现状及危害性 | 第38页 |
·危岩体的赤平投影定性分析 | 第38-42页 |
·危岩体稳定性定量分析 | 第42-46页 |
·极限平衡分析法 | 第42-46页 |
·危岩稳定性分析 | 第46页 |
·危岩体稳定性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46-54页 |
·有限元软件与边坡工程 | 第46-47页 |
·有限元分析软件基本模块与步骤简介 | 第47页 |
·危岩的数值模拟 | 第47-54页 |
·危岩不同稳定性分析方法结果对比 | 第54-55页 |
·危岩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第55-59页 |
第5章 危岩防治措施 | 第59-62页 |
·防治目标与原则 | 第59页 |
·防治方案建议 | 第59-60页 |
·方案选取结果与建议 | 第60-61页 |
·最终选取结果 | 第60页 |
·施工建议 | 第60-61页 |
·T程实施效果评价 | 第61-62页 |
·环境影响评价 | 第61页 |
·经济、社会、减灾效益评价 | 第61-6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