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三维地震属性在虎林盆地沉积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地震属性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地震属性的类型及地质意义 | 第13-26页 |
·常用地震属性分类方法 | 第13-15页 |
·主要类型地震属性特点 | 第15-23页 |
·振幅统计类 | 第15-17页 |
·复数道统计类 | 第17-18页 |
·频谱统计类 | 第18-20页 |
·其他统计类 | 第20-23页 |
·对沉积研究敏感的地震属性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地震属性提取及分析沉积相的方法 | 第26-33页 |
·地震属性提取类型 | 第26-27页 |
·地震属性应用流程 | 第27-29页 |
·地震属性预测沉积相的方法 | 第29-33页 |
·多元岩相统计预测方法 | 第29-30页 |
·神经网络预测方法 | 第30-31页 |
·多属性聚类预测方法 | 第31页 |
·影响预测效果的因素 | 第31-33页 |
第四章 虚拟三维地震技术简介 | 第33-39页 |
·虚拟三维技术原理 | 第33页 |
·虚拟三维技术流程 | 第33-34页 |
·在虎林盆地建立虚拟三维地震工区 | 第34-39页 |
·地震数据概况 | 第34-35页 |
·虚拟三维地震工区建立 | 第35-37页 |
·虚拟三维技术应用 | 第37-39页 |
第五章 地震属性在虎林盆地研究中的应用及效果 | 第39-66页 |
·虎林盆地概况 | 第39-56页 |
·地质特征 | 第39-41页 |
·构造特征及演化 | 第41-50页 |
·单井相分析 | 第50-52页 |
·单井相与地震反射统计关系 | 第52-56页 |
·地震属性聚类及应用 | 第56-59页 |
·地震属性的提取 | 第56页 |
·优选地震属性 | 第56-57页 |
·地震属性聚类映射 | 第57-59页 |
·研究效果分析及认识 | 第59-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