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压力加工论文--轧制论文--轧制理论论文

低合金钢轧后冷却过程相变热力学与动力学模型开发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8页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组织-性能预报技术的发展状况第11-13页
     ·组织-性能预报技术的国外发展状况第11-12页
     ·组织-性能预测技术的国内发展状况第12-13页
   ·组织-性能预报系统软件的介绍第13-17页
     ·组织-性能预报系统软件模型的原理说明第13-15页
     ·软件的开发和运行环境第15页
     ·组织-性能预报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5-17页
   ·相变热力学模型第17-33页
     ·相变热力学模型发展状况第17-19页
     ·Fe-C二元系合金相变热力学模型第19-25页
     ·Fe-C-X_i多元系合金的相变热力学模型第25-33页
   ·相变动力学模型第33-36页
     ·相变动力学的发展现状第33-35页
     ·铁素体等温相变的经典形核孕育期方程第35-36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36-38页
第二章 三种局部平衡模式下的相变热力学超组元模型第38-54页
   ·活度第38-40页
     ·KRC活度模型第38-39页
     ·C-C交互能的确定第39-40页
   ·超组元模型第40-46页
     ·相界面平衡浓度第41-44页
     ·相变驱动力第44-46页
     ·相变平衡开始温度的计算第46页
   ·超组元模型在NPLE、OE和PE模式下的计算第46-49页
     ·在NPLE模式下的计算第46-47页
     ·在OE模式下的计算第47-48页
     ·在PE模式下的计算第48-49页
   ·计算结果和分析第49-52页
     ·相界面浓度第49-51页
     ·相变驱动力第51-52页
     ·相变平衡开始温度第52页
   ·软件开发第52-53页
     ·程序结构流程图第52-53页
     ·程序代码第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三章 低合金高强钢相变孕育期及相变实际开始温度模型第54-66页
   ·相变孕育期第54-55页
   ·相变实际开始温度的预测第55-57页
   ·计算结果和分析第57-63页
     ·相变热力学第57-61页
     ·相变动力学第61-63页
   ·软件开发第63-64页
     ·程序结构流程图第63-64页
     ·程序代码第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四章 低合金高强试验钢连续转变曲线的测定第66-76页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案第66-70页
     ·试验钢的化学成分第66-67页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测定方法第67-70页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测定结果与分析第70-74页
     ·1#钢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结果与分析第70-72页
     ·2#钢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结果与分析第72-74页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五章 结论第76-78页
致谢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3页
附录A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3-84页
附录B 相变热力学超组元模型计算程序源代码第84-90页
附录C 冷却过程相变动力学计算程序源代码第90-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配比下褐煤混合燃烧特性试验研究及评价
下一篇:Ti-35Nb-7Zr-5Ta合金的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及其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