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的粮食产业化发展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粮食产业化发展分析 | 第11-16页 |
| ·国外粮食产业化的发展分析 | 第11-13页 |
| ·国内粮食产业化的发展分析 | 第13-15页 |
| ·国内外粮食产业化研究不足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6页 |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中原经济区和粮食产业化的内涵及其关系 | 第17-27页 |
| ·中原经济区的内涵 | 第17页 |
| ·粮食产业化的内涵 | 第17-23页 |
| ·粮食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 第17-19页 |
| ·粮食产业化的三要素 | 第19-20页 |
| ·粮食产业化的发展阶梯和组织类型 | 第20-21页 |
| ·粮食产业化的发展空间 | 第21-22页 |
| ·粮食产业化与传统粮食生产方式的比较 | 第22-23页 |
| ·中原经济区建设与粮食产业化的关系 | 第23-27页 |
| ·中原经济区建设与粮食经济之间的关系 | 第23-24页 |
| ·加快发展粮食产业化对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必要性 | 第24-25页 |
| ·粮食产业化对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中原经济区粮食产业化现状分析 | 第27-36页 |
| ·中原经济区粮食产业化已取得成就 | 第27-29页 |
| ·中原经济区粮食产业化发展的不足与面临的挑战 | 第29-32页 |
| ·粮食产业化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 第29-30页 |
| ·产业组织化程度和龙头企业带动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 第30页 |
| ·合同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尚需完善 | 第30-31页 |
| ·金融体制有待加强 | 第31页 |
| ·科学技术推广工作仍需继续加强 | 第31页 |
| ·出口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 第31-32页 |
| ·中原经济区粮食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32页 |
| ·中原经济区粮食产业化发展潜力与优势分析 | 第32-36页 |
| ·中原经济区粮食增产潜在能力分析 | 第32-33页 |
| ·粮食产业化综合发展基础分析 | 第33-34页 |
| ·粮食产业化区位优势分析 | 第34-35页 |
| ·粮食产业化机遇优势分析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中原经济区粮食产业化发展目标及任务 | 第36-39页 |
| ·中原经济区粮食产业化发展目标与任务设计思路 | 第36页 |
| ·中原经济区粮食产业化发展目标 | 第36-37页 |
| ·中原经济区粮食产业化发展任务 | 第37-39页 |
| 第五章 中原经济区粮食产业化发展对策 | 第39-48页 |
| ·粮食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创新与完善 | 第39-44页 |
| ·企业+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 | 第39-40页 |
| ·企业+养殖协会+基地+农户的联结机制 | 第40-41页 |
| ·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粮食生产基地 | 第41页 |
| ·龙头企业的培育要做到布局合理和类型多样化 | 第41-43页 |
|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 第43页 |
| ·积极开拓产品销售渠道和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 | 第43-44页 |
| ·政府扶持政策的制定与完善 | 第44-47页 |
| ·政府监管体系的完善 | 第47-48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