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稀土元素的概念 | 第9页 |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概述 | 第9-11页 |
·我国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特点 | 第9-10页 |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发现 | 第10页 |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配分类型 | 第10页 |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 | 第10-11页 |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稀土浸取原理及工艺 | 第11-16页 |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出的基本原理 | 第11-12页 |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浸出工艺 | 第12-16页 |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取稀土过程中基础理论研究 | 第16-18页 |
·浸取过程中的水动力学基础 | 第16页 |
·原地浸矿过程中的渗流规律研究 | 第16页 |
·浸取过程中的浸出稀土动力学研究 | 第16-17页 |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取过程中的浸出铝动力学研究 | 第17-18页 |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出过程传质研究 | 第18页 |
·论文的来源、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18-21页 |
第二章 试验矿样、试剂与试验方法 | 第21-26页 |
·试验矿样性质 | 第21-22页 |
·试验药剂及主要的仪器设备 | 第22-23页 |
·试验药剂 | 第22-23页 |
·试验仪器及设备 | 第23页 |
·浸出液中稀土浓度的分析方法 | 第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26页 |
·稀土浸出传质过程研究实验装置和方法 | 第23-24页 |
·田菁胶化学改性试验装置和方法 | 第24-25页 |
·田菁胶及其改性产物强化浸出传质过程机理研究装置和方法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低品位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出传质过程研究 | 第26-37页 |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出传质过程 | 第26-27页 |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取传质过程的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浸出流速对低品位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出传质的影响 | 第29-31页 |
·浸出剂浓度对低品位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出过程传质效果的影响 | 第31-32页 |
·柱径比对低品位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出过程传质效果的影响 | 第32-34页 |
·浸出液固比对低品位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出过程传质效果的影响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田菁胶优化低品位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传质过程研究 | 第37-46页 |
·田菁胶的性质及其对低品位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取传质过程的影响 | 第37-38页 |
·田菁胶添加浓度对低品位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取传质过程的影响 | 第38-40页 |
·田菁胶强化作用下浸出剂浓度对稀土浸取过程传质效果的影响 | 第40-42页 |
·田菁胶强化作用下浸出流速对稀土浸取过程传质效果的影响 | 第42-43页 |
·田菁胶强化作用下浸出液固比对稀土浸取过程传质效果的影响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田菁胶化学改性物强化稀土浸出传质过程研究 | 第46-55页 |
·田菁胶的羧甲基化改性及其对浸出传质过程的影响 | 第46-48页 |
·田菁胶的羧甲基改性的基本原理及过程 | 第46-47页 |
·羧甲基田菁胶对浸出传质过程的影响 | 第47-48页 |
·田菁胶的磷酸酯化改性及其对浸出传质过程的影响 | 第48-50页 |
·田菁胶的磷酸酯化改性的基本原理及过程 | 第48-49页 |
·田菁胶的磷酸酯化田菁胶对浸出传质过程的影响 | 第49-50页 |
·羧甲基田菁胶强化作用下浸出剂浓度对浸出过程的影响 | 第50-52页 |
·羧甲基田菁胶强化作用下浸出流速对稀土浸取过程传质效果的影响 | 第52-53页 |
·羧甲基田菁胶强化作用下浸出液固比对稀土浸取过程传质效果的影响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田菁胶及其改性产物强化稀土浸出传质过程机理探讨 | 第55-62页 |
·田菁胶及羧甲基田菁胶对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第55-57页 |
·田菁胶与羧甲基田菁胶在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7-60页 |
·试样的制备 | 第57页 |
·田菁胶与低品位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测定与分析 | 第57-59页 |
·羧甲基田菁胶与低品位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测定与分析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 A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第68-69页 |
附录 B 在校期间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