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荒漠草原沙芦草种群结构及繁殖对策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沙芦草概述 | 第7-8页 |
·有关种群结构的研究进展 | 第8-10页 |
·有关植物的繁殖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第二章 区域概况 | 第14-16页 |
·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 | 第14页 |
·土壤与主要植被特征 | 第14-16页 |
第三章 实验设计与方法 | 第16-22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6-17页 |
·实验方法 | 第17-22页 |
·沙声草物候期的观测 | 第18页 |
·沙芦草种群数量特征与高度的测定 | 第18页 |
·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的测定 | 第18-19页 |
·沙芦草种群空间分布的测定 | 第19页 |
·种子萌发试验 | 第19-20页 |
·沙芦草繁殖特性的测定 | 第20-22页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2-38页 |
·沙芦草种群结构的基本特征 | 第22-24页 |
·数量特征的描述统计 | 第22-23页 |
·结构特征的描述统计 | 第23-24页 |
·沙芦草种群的空间格局 | 第24-27页 |
·沙芦草种群在10m样方内的分布格局 | 第24-26页 |
·沙芦草种群在1m样方内的分布格局 | 第26-27页 |
·沙芦草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 第27-29页 |
·不同月份沙芦草种群地上生物量的变化 | 第27-28页 |
·不同月份沙芦草种群地下生物量的变化 | 第28-29页 |
·沙芦草的有性繁殖特性 | 第29-33页 |
·沙芦草种子的萌发特征 | 第29-31页 |
·沙芦草有性繁殖的数量特征 | 第31-33页 |
·沙芦草的无性繁殖特性 | 第33-36页 |
·分蘖特性 | 第33页 |
·沙芦草营养繁殖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 第33-36页 |
·沙芦草种群的繁殖资源分配 | 第36-38页 |
·沙芦草种群生物量对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繁殖分配 | 第36页 |
·沙芦草种群各构件生物量繁殖分配的比较 | 第36-37页 |
·生殖枝各构件生物量繁殖分配的比较 | 第37-38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38-4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个人简介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