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2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热电理论 | 第15-19页 |
·热电效应 | 第15-17页 |
·热电性能影响因素 | 第17-19页 |
·热电材料研究现状 | 第19-26页 |
·氧化物热电材料 | 第19-20页 |
·半导体合金热电材料 | 第20-25页 |
·纳米热电材料 | 第25-26页 |
·纳米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26-30页 |
·微波法 | 第26-27页 |
·模板辅助的电化学沉积法 | 第27-28页 |
·水热/溶剂热法 | 第28-30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 第32-37页 |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32-33页 |
·主要化学试剂 | 第32-33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样品的表征方法 | 第34-35页 |
·X 射线衍射(XRD) | 第34页 |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 | 第34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34-35页 |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35页 |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第35页 |
·比表面积分析(BET) | 第35页 |
·样品的电学性能测试 | 第35-37页 |
·电导率测试 | 第35-36页 |
·Seebeck 系数测试 | 第36-37页 |
第3章 PbS 纳米棒的制备及电学性能 | 第37-53页 |
·引言 | 第37-38页 |
·PbS 及核壳 PbS/PbTe 纳米棒的制备 | 第38页 |
·PbS 纳米棒的制备 | 第38页 |
·核壳结构的 PbS/PbTe 纳米棒的制备 | 第38页 |
·PbS 纳米棒的表征 | 第38-39页 |
·PbS 纳米棒的形成机制 | 第39-42页 |
·PbS/PbTe 纳米棒的表征 | 第42-46页 |
·PbS/PbTe 纳米棒的形成机制 | 第46-50页 |
·PbS/PbTe 纳米棒的电学性能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4章 PbS/PbSe 空心球的制备及电学性能 | 第53-65页 |
·引言 | 第53页 |
·PbS/PbSe 空心球的制备 | 第53-54页 |
·PbS/PbSe 空心球的表征及形成机制 | 第54-62页 |
·PbS/PbSe 空心球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 第54-56页 |
·PbS/PbSe 空心球的形成机制 | 第56-62页 |
·PbS/PbSe 空心球的 BET 分析 | 第62页 |
·PbS/PbSe 空心球的电学性能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花状 PbTe 的制备及电学性能 | 第65-87页 |
·引言 | 第65-66页 |
·花状 PbTe 和 PbSe/PbTe 纳米晶的制备 | 第66页 |
·花状 PbTe 的制备 | 第66页 |
·花状 PbSe/PbTe 纳米晶的制备 | 第66页 |
·花状 PbTe 的表征 | 第66-69页 |
·花状 PbTe 的 XRD 表征 | 第66-67页 |
·花状 PbTe 的形貌表征 | 第67-69页 |
·花状 PbTe 的形成机制分析 | 第69-76页 |
·NaOH 的浓度 | 第69-71页 |
·乙醇和水的体积比 | 第71-72页 |
·反应时间 | 第72-76页 |
·花状 PbTe/PbSe 纳米晶的表征 | 第76-84页 |
·结构和形貌表征 | 第77-80页 |
·花状 PbSe/PbTe 的 XPS 分析 | 第80-81页 |
·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81-84页 |
·花状 PbSe/PbTe 纳米晶的电学性能 | 第84-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6章 分级结构的 Sb_2(Se,Te)3的制备及电学性能 | 第87-120页 |
·引言 | 第87-88页 |
·分级结构的 Sb_2(Se,Te)3的制备 | 第88-89页 |
·蠕虫状 Sb_2Se_3的制备 | 第88页 |
·海胆状 Sb_2Se_3的制备 | 第88-89页 |
·花状 Sb_2Te_3的制备 | 第89页 |
·蠕虫状 Sb_2Se_3的表征 | 第89-91页 |
·蠕虫状 Sb_2Se_3结构和形貌表征 | 第89-91页 |
·BET 表征 | 第91页 |
·蠕虫状 Sb_2Se_3的形成机制 | 第91-96页 |
·海胆状 Sb_2Se_3的表征 | 第96-103页 |
·海胆状 Sb_2Se_3的形成机制 | 第103-106页 |
·花状 Sb_2Te_3的表征 | 第106-108页 |
·花状 Sb_2Te_3的 XRD 分析 | 第106-107页 |
·花状 Sb_2Te_3的形貌分析 | 第107-108页 |
·花状 Sb_2Te_3的形成机制 | 第108-115页 |
·不同形貌 Sb_2(Se ,Te)3的电学性能 | 第115-1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19-120页 |
结论 | 第120-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4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40-144页 |
致谢 | 第144-145页 |
个人简历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