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青少年问题论文

亲子依恋理论视角下母爱缺失与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关系探究--以北京市某区少年司法社工的社会工作实践为例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研究缘起及研究对象第8-10页
     ·研究缘起:母爱缺失家庭犯罪青少年群体突显第8-9页
     ·研究对象:SD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研究与服务中心部分案主第9-10页
   ·研究意义及创新第10-11页
     ·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第10-11页
     ·实践创新第11页
   ·研究方法第11-12页
     ·文献研究法第11页
     ·参与式观察法第11-12页
     ·个案研究法第12页
     ·行动研究法第12页
   ·亲子依恋理论及相关理论基本概述第12-15页
     ·亲子依恋理论基本概述第12-13页
     ·相关理论概述第13-15页
第二章 亲子依恋中母亲角色的构建及其重要性第15-19页
   ·传统社会母亲角色向现代社会母亲角色的转变第15页
   ·亲子依恋中母亲的重要性第15-19页
     ·亲子依恋中母亲的重要角色第15-16页
     ·母亲在青少年性格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16-17页
     ·母亲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17-19页
第三章 母爱缺失与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关系第19-28页
   ·母爱缺失情况分析第19-20页
   ·母爱缺失对青少年个体的影响第20-21页
   ·母爱缺失对青少年家庭生活的影响第21-23页
     ·母爱缺失对青少年家庭结构的影响第21-22页
     ·母爱缺失对青少年家庭经济情况的影响第22页
     ·母爱缺失对青少年家庭关系和家庭氛围的影响第22-23页
   ·母爱缺失对青少年学校生活的影响第23-24页
   ·母爱缺失对青少年朋辈交往群体的影响第24-28页
第四章 母爱缺失犯罪青少年矫正工作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第28-43页
   ·社会工作介入母爱缺失犯罪青少年矫正工作的必要性第28-29页
     ·社会工作介入的独特性第28-29页
     ·少年司法制度逐渐健全的需要第29页
   ·社会工作在母爱缺失犯罪青少年矫正工作中的介入第29-40页
     ·对母爱缺失犯罪青少年个体的介入第30-32页
     ·对母爱缺失犯罪青少年家庭的介入第32-35页
     ·对母爱缺失犯罪青少年学校的介入第35-37页
     ·对母爱缺失犯罪青少年司法流程的介入第37-40页
   ·对母爱缺失青少年犯罪预防的几点启示和建议第40-43页
     ·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第40页
     ·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第40-41页
     ·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41-43页
第五章 结语第43-45页
   ·研究结论第43页
   ·研究反思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附录第47-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决策中专家权利义务研究
下一篇:我国公益信托行政监管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