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目录 | 第13-18页 |
缩略词(Abbreviations) | 第18-2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0-27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20-2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动态分析 | 第22-24页 |
·研究对象 | 第24-25页 |
·石莼 | 第24页 |
·坛紫菜 | 第24-25页 |
·龙须菜 | 第25页 |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5-27页 |
·研究目的 | 第25-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7-33页 |
·实验材料及海藻培养 | 第27-28页 |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海藻培养 | 第27-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3页 |
·pH 值的测定 | 第28页 |
·海水总碱度的测定 | 第28页 |
·总无机碳浓度的测定 | 第28-29页 |
·相对生长速率的测定 | 第29页 |
·叶绿素 a 和类胡萝卜素的测定 | 第29页 |
·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29-30页 |
·可溶性蛋白的测定 | 第30页 |
·可溶性碳水化物的测定 | 第30页 |
·叶绿素荧光的测定 | 第30-31页 |
·P-I 曲线的测定 | 第31页 |
·P-C 曲线的测定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气候变化对海洋无机碳系统的影响 | 第33-38页 |
·前言 | 第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pH 值的测定 | 第33-34页 |
·碱度的测定 | 第34页 |
·海水处理方法 | 第34页 |
·结果 | 第34-36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盐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讨论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不同生长条件下的石莼(Ulva lactuca)光合作用对短期温度波动的响应 | 第38-50页 |
·前言 | 第38-3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1页 |
·材料 | 第39页 |
·实验处理 | 第39-40页 |
·pH 值的测定 | 第40页 |
·相对生长速率的测定 | 第40页 |
·叶绿素 a 和类胡萝卜素的测定 | 第40页 |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第40页 |
·统计与分析 | 第40-41页 |
·结果 | 第41-46页 |
·培养液中 pH 值的变化 | 第41页 |
·相对生长速率的变化 | 第41-42页 |
·色素的变化 | 第42-43页 |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 | 第43-46页 |
·讨论 | 第46-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不同温度下 CO_2浓度增高对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第50-60页 |
·前言 | 第5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0-52页 |
·材料 | 第50-51页 |
·实验处理 | 第51页 |
·pH 值的测定 | 第51页 |
·相对生长速率的测定 | 第51页 |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测定 | 第51页 |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第51-52页 |
·统计与分析 | 第52页 |
·结果 | 第52-55页 |
·培养液中 pH 值的变化 | 第52-53页 |
·相对生长速率的变化 | 第53页 |
·色素的变化 | 第53-54页 |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 | 第54-55页 |
·讨论 | 第55-57页 |
·小结 | 第57-60页 |
第六章 温度的长短期变化对不同 CO_2浓度生长下的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60-77页 |
·前言 | 第60-6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1-64页 |
·材料 | 第61-62页 |
·实验处理 | 第62页 |
·pH 值的测定 | 第62页 |
·总无机碳浓度的测定 | 第62页 |
·相对生长速率的测定 | 第62页 |
·各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62-63页 |
·P-I 曲线的测定 | 第63页 |
·P-C 曲线的测定 | 第63-64页 |
·统计与分析 | 第64页 |
·结果 | 第64-74页 |
·培养液中 pH 值和 DIC 的变化 | 第64-65页 |
·相对生长速率的变化 | 第65页 |
·光合色素的变化 | 第65-66页 |
·原位条件下的 P-I 曲线的变化 | 第66-67页 |
·不同测定条件下的 P-I 曲线的变化 | 第67-70页 |
·原位条件下的 P-C 曲线的变化 | 第70-71页 |
·不同测定条件下的 P-C 曲线的变化 | 第71-74页 |
·讨论 | 第74-76页 |
·小结 | 第76-77页 |
第七章 室外生长条件下的龙须菜和石莼对不同氮和 CO_2浓度的响应 | 第77-85页 |
·前言 | 第77-7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8-79页 |
·材料 | 第78页 |
·实验处理 | 第78-79页 |
·相对生长速率的测定 | 第79页 |
·光合色素的测定 | 第79页 |
·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测定 | 第79页 |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第79页 |
·统计与分析 | 第79页 |
·结果 | 第79-82页 |
·相对生长速率的变化 | 第79-80页 |
·各生化指标的变化 | 第80-81页 |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 | 第81-82页 |
·讨论 | 第82-84页 |
·小结 | 第84-85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85-88页 |
全文总结 | 第85-87页 |
建议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