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5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① 深化人们对重彩画材料与性质的认识 | 第13页 |
② 能够丰富和发展中国画的理论知识 | 第13页 |
(2) 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15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 | 第15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第2章 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的产生和发展 | 第15-20页 |
·引言 | 第15-16页 |
·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的流变历程 | 第16-17页 |
·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的工具材料与载体 | 第17-18页 |
·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的语言表现 | 第18-19页 |
·传统重彩画的构图原理与形式把握 | 第18-19页 |
·传统重彩画的色彩运用 | 第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当代文化语境下的中国重彩画 | 第20-27页 |
·引言 | 第20页 |
·当代重彩画的发展过程及主要认识 | 第20-23页 |
·当代中国重彩画 | 第20-21页 |
·日本绘画 | 第21-22页 |
·当代中国重彩画与日本绘画的比较 | 第22-23页 |
·重彩绘画材料技法的继承与发展 | 第23-25页 |
·重新看待和认识传统材料技法 | 第23-24页 |
·创造性的继承和拓展传统 | 第24页 |
·当代对重彩画材料与技法的探索 | 第24-25页 |
·当代中国重彩画的语言表现 | 第25-26页 |
·当代重彩画的构图 | 第25页 |
·当代重彩画的造型 | 第25-26页 |
·当代重彩画的色彩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4章 现代文明冲击给当代重彩画造成的影响 | 第27-33页 |
·引言 | 第27页 |
·重新看待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艺术关系 | 第27-30页 |
·中国画观念的突破 | 第27-28页 |
·多重标准的中国画语言 | 第28-29页 |
·东西方艺术的融汇 | 第29-30页 |
·多元化的生存状态催生多样化的艺术面貌 | 第30-32页 |
·绘画形式从单一到多元 | 第30-31页 |
·绘画题材与表达情感的现代性转变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5章 物质层面的现代性转变带给当代重彩画的新表现 | 第33-37页 |
·引言 | 第33页 |
·绘画工具与材料的拓展 | 第33-36页 |
·绘画颜料的演变 | 第33-34页 |
·重建中国画色彩体系 | 第34-35页 |
·当代重彩绘画工具 | 第35-36页 |
·材料本身的意义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页 |
第6章 结语和后期展望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注释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