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下社区矫正系统互动机制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阳光中途之家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 第11-14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现象:社区里有服刑犯 | 第11页 |
·全市推广的阳光中途之家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回顾 | 第14-26页 |
第一节 社区矫正概述 | 第14-20页 |
·缘起 | 第14-16页 |
·理念 | 第16-18页 |
·形式与操作 | 第18-20页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第20-26页 |
·关于社区矫正 | 第21-24页 |
·关于中途之家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26-31页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6-28页 |
·社区矫正 | 第26-27页 |
·中途之家 | 第27-28页 |
·系统互动机制 | 第28页 |
第二节 研究框架 | 第28-30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第四章 社区矫正互动机制 | 第31-52页 |
第一节 北京市朝阳区的社区矫正系统互动机制 | 第31-44页 |
·同级横向合作系统 | 第31-40页 |
·不同级纵向引领系统 | 第40-42页 |
·重大时间节点的纵横交错互动 | 第42-44页 |
第二节 北京朝阳区的阳光中途之家 | 第44-52页 |
·机构概况 | 第44-45页 |
·角色与服务 | 第45-49页 |
·聚焦阳光中途之家的互动 | 第49-5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 第52-55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52页 |
第二节 朝阳区社区矫正系统互动机制评析 | 第52-54页 |
·既有矫正机制的继承 | 第53页 |
·符合本地社情的创新 | 第53-54页 |
第三节 对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思考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