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0 导论 | 第8-16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8-9页 |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9页 |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4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5页 |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1 反倾销的贸易救济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16-21页 |
·贸易限制效应 | 第17页 |
·贸易转移效应 | 第17-18页 |
·贸易抑制效应 | 第18-19页 |
·对上下游产业、消费者利益的关联效应 | 第19页 |
·其他效应 | 第19-21页 |
2 欧盟对华机电产品实施反倾销的现状分析 | 第21-31页 |
·中欧机电产品贸易现状 | 第21-22页 |
·欧盟对华机电产品反倾销的基本态势 | 第22-26页 |
·影响欧盟对华机电产品反倾销的贸易救济效果的因素 | 第26-31页 |
·反倾销案件的裁决结果 | 第26-27页 |
·欧盟相关竞争性产品对倾销产品的替代程度 | 第27-28页 |
·非指控对象国的产能及对中国倾销产品的替代程度 | 第28-30页 |
·其他因素 | 第30-31页 |
3 欧盟对华机电产品实施反倾销的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31-38页 |
·变量的选取及模型的建立 | 第31-33页 |
·变量的选取 | 第31-32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32-33页 |
·使用研究数据的来源 | 第33页 |
·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33-36页 |
·结论 | 第36-38页 |
4 政策建议 | 第38-43页 |
·中国政府的应对措施 | 第38-40页 |
·实施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战略 | 第38页 |
·加强法律人才的培养和健全反倾销法律法规 | 第38-39页 |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对话与沟通 | 第39页 |
·健全国内企业应诉的法律环境和渠道 | 第39-40页 |
·中国企业的应对措施 | 第40-41页 |
·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强品牌形象 | 第40页 |
·与国外企业成立合资企业 | 第40-41页 |
·面对反倾销积极应诉及时抗辩 | 第41页 |
·中国行业协会的应对措施 | 第41-43页 |
·与海关合作以规范企业的出口秩序 | 第41-42页 |
·加强宏观指导和宣传以促进出口企业战略转型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附表 | 第48-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