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精神病学论文--情感性精神病论文

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对大鼠前额皮质DRD2受体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英文缩略词对照第1-8页
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5页
1 前言第15-17页
2 实验材料第17-19页
   ·动物第17页
   ·药物与试剂第17-18页
   ·仪器与设备第18-19页
3 实验方法第19-27页
   ·动物分组及大鼠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UMS)模型的建立第19-21页
   ·体重及行为学变化的测定第21页
   ·悬尾不动时间的测定第21页
   ·糖水摄入量的测定第21页
   ·大鼠血清及前额皮质中 cAMP 含量的测定第21-23页
     ·样本处理第21-22页
     ·cAMP 含量的测定第22-23页
   ·免疫组化法检测多巴胺 D2 受体(DRD2)、蛋白激酶 A(PKA)、cAMP 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表达第23-24页
     ·取材和切片制备第23页
     ·免疫组化方法第23-24页
   ·Western Blot 检测大脑前额皮 DRD2 、 Gαs/ Gαi 、PKA 、CREB/p-CREB 蛋白的表达第24-27页
     ·前额皮质组织蛋白的提取第24页
     ·蛋白定量第24-25页
     ·Western Blot 操作步骤第25-27页
4 数据处理第27页
5 结果第27-34页
   ·CUMS 对大鼠体重变化的影响第27-28页
   ·CUMS 对大鼠糖水消耗、悬尾不动时间的影响第28-29页
   ·CUMS 对大鼠血清及前额皮质中 cAMP 水平的影响第29-30页
   ·CUMS 对大鼠前额皮质中 DRD2 表达的影响第30-31页
   ·CUMS 对大鼠前额皮质中 PKA 表达的影响第31-32页
   ·CUMS 对大鼠前额皮质中 CREB/p-CREB 表达的影响第32-33页
   ·CUMS 对大鼠前额皮质中 Gαs, Gαi 表达的影响第33-34页
6 讨论第34-38页
   ·CUMS 模型大鼠的建立及行为学指标的检测第34-35页
   ·CUMS 可能通过调节大鼠前额皮质 DRD2-Gαs/Gαi cAMP-PKA-CREB/p-CREB 信号转导通路导致行为学的变化第35-38页
7 结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4页
附录第44-46页
致谢第46-47页
综述第47-58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族人群帕罗西汀血药浓度和BDNF、GDNF基因多态性与抗抑郁疗效的相关分析
下一篇: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西酞普兰对海洛因依赖者脱毒期抑郁及心理渴求症状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