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实训平台的研究与设计
|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实训平台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国内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实训平台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 2 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实训平台方案设计 | 第16-26页 |
| ·系统设计目的及任务 | 第16页 |
|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6-17页 |
| ·控制系统的组成 | 第17-23页 |
| ·主控系统 | 第17页 |
| ·监控系统 | 第17-18页 |
| ·动力系统 | 第18-19页 |
| ·操纵系统 | 第19-20页 |
| ·检测系统 | 第20-21页 |
| ·制动系统 | 第21-23页 |
| ·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实训平台的运行原理 | 第23-24页 |
| ·控制系统原理图 | 第23页 |
| ·系统模拟运行原理 | 第23-24页 |
| ·PLC 控制系统与继电器控制系统方案比较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3 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实训平台的控制策略 | 第26-34页 |
| ·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实训平台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要求 | 第26-27页 |
| ·矿井提升机模拟控制系统的四象限运行分析 | 第27-32页 |
| ·模拟控制系统运行过程分析 | 第28-31页 |
| ·交流电动机的四象限运行的实现 | 第31-32页 |
| ·模拟控制系统五段速运行的实现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4 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实训平台的硬件设计 | 第34-48页 |
| ·PLC 的选型 | 第34-36页 |
| ·控制系统的 I/O 配置 | 第36-37页 |
| ·系统扩展模块的选型与配置 | 第37-38页 |
| ·旋转编码器与 PLC 的连接 | 第38-40页 |
| ·交流传动系统的设计 | 第40-43页 |
| ·交流传动系统的硬件接线图 | 第40页 |
| ·交流传动系统中各设备的硬件选型 | 第40-43页 |
| ·直流传动系统的设计 | 第43-46页 |
| ·直流传动系统的硬件接线图 | 第43-44页 |
| ·直流传动系统中各设备的硬件选型 | 第44-46页 |
| ·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5 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实训平台的软件设计 | 第48-66页 |
| ·S7-1200 PLC 编程软件及相关设置 | 第48-50页 |
| ·编程语言与软件 | 第48-49页 |
| ·编程软件设置 | 第49-50页 |
| ·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第50-58页 |
| ·PLC 程序编写步骤 | 第51-52页 |
| ·交流电动机的控制程序设计 | 第52-54页 |
| ·直流电动机的控制程序设计 | 第54-55页 |
| ·系统转速显示的程序设计 | 第55-57页 |
| ·模拟负载的高度显示程序设计 | 第57-58页 |
| ·上位机监控系统的设计 | 第58-64页 |
| ·组态软件的选择 | 第58-59页 |
| ·PLC 与上位机的通信及相关设置 | 第59-61页 |
| ·上位机组态画面的设计 | 第61-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 6 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 第66-74页 |
| ·系统设备的安装 | 第66-71页 |
| ·电机的安装 | 第66-67页 |
| ·变频器的安装及参数设置 | 第67-69页 |
| ·直流调速器的安装及参数设置 | 第69-70页 |
| ·PLC 及其扩展模块的安装 | 第70页 |
| ·系统中其他设备的安装 | 第70-71页 |
| ·系统的调试 | 第71-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4-78页 |
| ·总结 | 第74-75页 |
| ·展望 | 第75-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 附录 系统 PLC 程序 | 第80-94页 |
| 作者简历 | 第94-95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