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迟子建小说中的民间文化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3页 |
第一章 奇特的民间人物形象描绘 | 第13-23页 |
一 祛除病痛的巫师 | 第13-18页 |
(一) 人格走向神格的萨满 | 第13-16页 |
(二) 阴阳汇通生死的道人 | 第16-18页 |
二 生命始终的知心人 | 第18-23页 |
(一) 温柔善良的接生婆 | 第18-20页 |
(二) 沉默寡言的守灵人 | 第20-23页 |
第二章 奇诡的民间鬼魂情节构建 | 第23-32页 |
一 鬼魂的特点影响情节的合理性 | 第23-27页 |
(一) 出行模式作为鬼魂情节的切入点 | 第23-25页 |
(二) 鬼魂制造悬念 | 第25-27页 |
二 鬼魂引导多线情节的交织 | 第27-32页 |
(一) 鬼魂虚线与实线的平行互证 | 第27-29页 |
(二) 鬼魂明暗线索的转换与替代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多彩的民间语言呈现 | 第32-41页 |
一 民间语言的分类 | 第32-34页 |
(一) 常用型民间语言 | 第32-33页 |
(二) 特用型民间语言 | 第33-34页 |
二 民间语言的特点与功用 | 第34-41页 |
(一) 朴素简约承载民俗事象 | 第34-36页 |
(二) 幽默诙谐展现民间世态 | 第36-41页 |
第四章 迟子建对民间文化的生存思考 | 第41-49页 |
一 民间文化的和谐与共生 | 第41-45页 |
(一) 民间文化与生态的和谐 | 第41-43页 |
(二) 民间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共生 | 第43-45页 |
二 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第45-49页 |
(一) 民间文化的传承 | 第46-47页 |
(二) 民间文化的发展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