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通信认证与密钥管理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集群通信系统安全的研究意义 | 第11页 |
·集群通信系统安全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集群通信系统及其安全机制 | 第14-22页 |
·集群通信系统及其标准简介 | 第14-16页 |
·集群通信系统的主要安全威胁 | 第16-18页 |
·针对用户的威胁 | 第16-17页 |
·针对系统的威胁 | 第17页 |
·针对传递信息的威胁 | 第17-18页 |
·集群通信系统的安全要求 | 第18-19页 |
·集群通信系统的安全技术 | 第19-20页 |
·鉴权 | 第19页 |
·空中接口加密 | 第19-20页 |
·端到端加密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三章 集群通信系统认证机制研究 | 第22-37页 |
·密码学基础 | 第22-27页 |
·认证的基本概念 | 第22页 |
·散列函数 | 第22-23页 |
·消息加密函数 | 第23-25页 |
·消息认证码 | 第25-27页 |
·GSM系统中的认证机制 | 第27-30页 |
·GSM系统标识码 | 第27-28页 |
·GSM系统的认证过程 | 第28-30页 |
·TETRA系统中的认证机制 | 第30-33页 |
·基站对移动台的单向认证 | 第30-31页 |
·移动台对基站的单向认证 | 第31-32页 |
·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双向认证 | 第32-33页 |
·提出改进的双向认证机制 | 第33-36页 |
·认证协议过程 | 第34-35页 |
·认证协议分析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认证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 第37-48页 |
·功能描述 | 第37-39页 |
·总体设计和模块划分 | 第39-45页 |
·通信模块 | 第41-42页 |
·数据库接口模块 | 第42页 |
·密码算法模块 | 第42-43页 |
·认证模块 | 第43-44页 |
·系统日志模块 | 第44-45页 |
·界面示例 | 第45-46页 |
·认证中心系统 | 第45页 |
·模拟终端和基站 | 第45-46页 |
·系统安全性分析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集群通信系统密钥管理研究 | 第48-56页 |
·密钥管理概述 | 第48-49页 |
·密钥管理 | 第48-49页 |
·组密钥管理 | 第49页 |
·密钥管理服务 | 第49-51页 |
·密钥生成 | 第49-50页 |
·密钥分发 | 第50页 |
·密钥更新 | 第50页 |
·密钥销毁 | 第50-51页 |
·典型的组密钥管理方案 | 第51-53页 |
·集中式密钥管理 | 第51页 |
·分布式密钥管理 | 第51-52页 |
·分层分组式密钥管理 | 第52-53页 |
·TETRA系统的密钥管理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六章 密钥管理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 第56-69页 |
·总体设计 | 第56-57页 |
·系统处理流程 | 第57-62页 |
·增加移动台 | 第57-58页 |
·删除移动台 | 第58-59页 |
·增加保密通信组 | 第59-61页 |
·删除保密通信组 | 第61页 |
·导出带外数据文件 | 第61-62页 |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 第62-65页 |
·线程池 | 第62-63页 |
·封锁 | 第63-64页 |
·ODBC机制 | 第64-65页 |
·管理端界面示例 | 第65-66页 |
·模拟终端界面示例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69-71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9页 |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