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电报、传真论文--传真、传真机论文--传真通信网论文

基于PJSIP的实时网络传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1页
   ·课题的价值和意义第11-12页
   ·课题的主要工作第12-13页
   ·本文的框架与结构第13-15页
第2章 传真通信综述第15-32页
   ·传真通信技术第15-22页
     ·传真过程第15-16页
     ·T.30 通信协议第16-17页
     ·传真的五个阶段第17-18页
     ·HDLC 信息包第18-22页
   ·网络传真的技术综述第22-28页
     ·网络传真技术概述第22-23页
     ·存储转发第23-24页
     ·实时网络传真第24-25页
     ·ITU-T T.38 建议第25-27页
     ·IFP 分组层第27页
     ·IFP 封包格式第27-28页
     ·IFP 消息流第28页
   ·H.323 协议第28-29页
   ·SIP 协议第29-30页
   ·SDP 协议第30-32页
第3章 实时网络传真方案的设计第32-41页
   ·系统架构第32-34页
   ·硬件设计第34页
   ·软件设计第34-36页
   ·主控模块第36页
   ·SIP 信令控制管理模块第36-37页
   ·PJSIP 协议栈第37-39页
   ·T.38 通信模块第39-41页
第4章 实时网络传真的实现第41-60页
   ·搭建软件开发平台第41-46页
     ·建立交叉编译工具链第41-43页
     ·Windows 下 NFS 服务器设置第43-46页
   ·PJSUA 应用的实现第46-49页
     ·主流程第46-47页
     ·建立 T.38 会话流程第47-48页
     ·建立 T.38 SDP 描述第48-49页
   ·PJSIP 移植及编译第49-50页
   ·T.38 传输的实现第50-55页
   ·二进制文档传输第55-58页
     ·二进制文档传输实现第55-56页
     ·字节对齐问题第56-57页
     ·BFT 编码、解码器的生成第57-58页
   ·Spandsp 移植第58-60页
     ·tiff 库移植第58页
     ·Spandsp 的 ARM 版本编译第58-60页
第5章 人机交互图形界面设计第60-73页
   ·硬件设计第60页
   ·软件设计第60-61页
   ·各子单元的设计第61-64页
     ·液晶显示单元第61-63页
     ·键盘扫描单元第63-64页
   ·面板设计第64-65页
   ·人机交互通信协议第65-69页
     ·格式概述第66页
     ·信息类型定义第66-69页
   ·人机界面实现第69-70页
   ·界面显示第70-73页
第6章 系统测试与性能分析第73-79页
   ·测试环境第73-74页
   ·测试内容第74-79页
     ·正常网络环境下的实时网络传真第74-77页
     ·恶劣网络环境下的实时网络传真第77-79页
第7章 总结和展望第79-80页
   ·本文总结第79页
   ·工作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2页
致谢第82-8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3-84页
附件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NAT负载均衡技术的研究和改进
下一篇:基于浏览器的IPTV机顶盒的软件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