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三生教育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选题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不足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三生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 第17-23页 |
·三生教育的内涵 | 第17-18页 |
·三生教育的相互关系 | 第18-19页 |
·三生教育与高校德育的关系 | 第19-20页 |
·德育是培养三生教育的方法 | 第19页 |
·德育是实践三生教育的目的 | 第19-20页 |
·践行三生教育的意义 | 第20-23页 |
·有效指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 第21页 |
·有助于高校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 第21-22页 |
·不断强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第22页 |
·不断提升高校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 第22-23页 |
3 三生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3-27页 |
·三生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缺乏应有地位 | 第23-24页 |
·不能整体性构建三生教育 | 第24-25页 |
·三生教育的内容调试不够 | 第25-27页 |
4 将三生教育纳入高校德育的必要性 | 第27-34页 |
·高校德育环境变化的形式及要求 | 第27-29页 |
·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要求不断更新德育内容 | 第27-28页 |
·学生社会经历多样化要求不断改进德育方法 | 第28页 |
·不协调教育要求多方培育协调育人氛围 | 第28-29页 |
·高校德育对象特点变化的要求 | 第29-31页 |
·学生自我意识强,责任意识弱 | 第30页 |
·学生道德理念多元,价值取向不成熟 | 第30-31页 |
·学生社会理念强,实践能力弱 | 第31页 |
·西方现代德育模式借鉴 | 第31-34页 |
·强调学生自我主体性 | 第31-32页 |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第32页 |
·强调把德育生活化 | 第32-34页 |
5 丰富和充实高校三生教育 | 第34-47页 |
·多维度多路径整合三生教育资源 | 第34-38页 |
·全面构建三生教育理念体系 | 第34-35页 |
·创建多维度的三生教育体系 | 第35-37页 |
·调动多方力量形成三生教育合力 | 第37-38页 |
·创新三生教育主题下高校德育理念 | 第38-41页 |
·树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理念 | 第39-40页 |
·用主体间性哲学理念反思高校德育 | 第40-41页 |
·探索三生教育主题下高校德育方法 | 第41-42页 |
·以自我教育和指导教育相结合 | 第41页 |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 第41-42页 |
·丰富三生教育主题下高校德育内容 | 第42-46页 |
·用一元主导和多元吸收构建德育内容 | 第42-43页 |
·丰富三生教育内容 | 第43-46页 |
·完善三生教育主题下高校德育评价体系 | 第46-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