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导论 | 第8-11页 |
| 1 公司司法解散:法概念分析 | 第11-15页 |
| ·公司司法解散:学理分析 | 第11-12页 |
| ·公司法为何引入司法解散制度 | 第12-15页 |
| 2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比较法考察 | 第15-22页 |
| ·公司司法解散的规范分析:公法抑或私法? | 第15-16页 |
| ·公司司法解散的请求权主体 | 第16-18页 |
| ·公司司法解散的法定事由 | 第18-20页 |
| ·替代性救济措施 | 第20-21页 |
| ·公司司法解散请求权滥用之防止 | 第21-22页 |
| 3 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立法现状及评析 | 第22-25页 |
| ·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之立法现状 | 第22-23页 |
| ·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评析 | 第23-25页 |
| 4 完善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思考 | 第25-32页 |
| ·公法意义上的公司司法解散规范之完善 | 第25-26页 |
| ·私法意义上的公司司法解散规范之完善 | 第26-27页 |
| ·取消对股东提起公司解散诉讼的持股比例限制,增加解散事由——公司压迫 | 第26页 |
| ·赋予债权人一定条件下申请公司司法解散的权利 | 第26-27页 |
| ·法院在审理公司司法解散案件时应注重调解 | 第27页 |
| ·建立恶意诉讼惩戒机制 | 第27-28页 |
| ·完善替代性救济措施 | 第28-32页 |
| ·仲裁 | 第28-29页 |
| ·任命临时董事 | 第29-30页 |
| ·指定监管人 | 第30页 |
| ·强制股权购买 | 第30-31页 |
| ·除名权 | 第31页 |
| ·完善公司章程 | 第31-32页 |
| 结语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 致谢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