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外科、针刺麻醉法论文

长强承山穴埋线法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

目录第1-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8页
英文縮略语表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8页
   ·引言第9-11页
   ·课题的研究目的第11页
   ·混合痔术后疼痛治疗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第11-24页
     ·混合痔术后疼痛对患者的影响第11页
     ·中医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1-12页
     ·西医对混合痔术后疼痛机理的认识第12-13页
     ·混合痔术后镇痛方法第13-21页
     ·穴位埋线法治疗疼痛第21-22页
     ·小结第22-24页
 参考文献第24-28页
第二章 研究方案第28-35页
   ·诊断标准第28-30页
     ·疾病诊断标准第28-29页
     ·纳入病例标准第29页
     ·排除病例标准第29页
     ·终止试验标准第29-30页
   ·临床观察方案第30-32页
     ·分组方法第30页
     ·病例来源第30页
     ·治疗方法第30-31页
     ·观察方法第31-32页
     ·观察例数第32页
     ·观察时间第32页
   ·疗效观察内容第32-33页
     ·观察项目第32页
     ·疼痛评分方法第32-33页
     ·观察记录方法第33页
   ·不良反应观察及意外情况处理第33页
   ·疼痛疗效判定标准第33页
   ·数据处理第33-34页
   ·技术关键第34-35页
第三章 研究结果第35-40页
   ·纳入病例第35页
   ·年龄组成第35页
   ·性别组成第35-36页
   ·病程比较第36页
   ·痔核切除颗数比较第36-37页
   ·疗效判定第37-38页
     ·症状改善程度比较(排便疼痛VAS评分比较)第37页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出现时间比较第37-38页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消失时间比较第38页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第38页
   ·不良反应与安全性评估第38-40页
     ·不良反应第38-39页
     ·安全性评估第39-40页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第40-50页
   ·混合痔的发病群体性别组成、罹患年龄特点分析第40-41页
     ·性别组成对比分析第40页
     ·年龄组成对比分析第40-41页
   ·综合疗效评定对比分析第41-42页
   ·讨论第42-48页
     ·混合痔术后疼痛产生的原因第42-43页
     ·亚甲蓝配布比卡因行肛门周围注射止痛的作用机理第43页
     ·穴位埋线法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机理探讨与优势第43-48页
   ·问题与展望第48-50页
第五章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2页
附录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芪生脉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灯银脑通胶囊治疗呆病气滞血瘀证(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