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概述 | 第12-15页 |
·课题的意义 | 第15-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第二章 多梳拉舍尔花边的形成原理 | 第23-37页 |
·多梳拉舍尔花边的形成原理 | 第23-25页 |
·衬纬形成花纹 | 第24页 |
·压纱形成花纹 | 第24-25页 |
·成圈形成花纹 | 第25页 |
·多梳拉舍尔花边的分类 | 第25-33页 |
·衬纬型多梳拉舍尔花边 | 第25-27页 |
·成圈型多梳拉舍尔花边 | 第27-28页 |
·压纱型多梳拉舍尔花边 | 第28-30页 |
·贾卡簇尼克多梳拉舍尔花边(Jacquardtronic(?)) | 第30-31页 |
·特克斯簇尼克多梳拉舍尔花边(Textronic(?))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7页 |
第三章 多梳拉舍尔花边的结构特征 | 第37-48页 |
·多梳拉舍尔花边的基本地组织 | 第37-39页 |
·多梳拉舍尔花边的贾卡花式地组织 | 第39-40页 |
·多梳拉舍尔花边的花纹组织 | 第40-42页 |
·多梳拉舍尔花边的结构特征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8页 |
第四章 多梳拉舍尔花边设计方法研究 | 第48-105页 |
·多梳拉舍尔花边的设计模型 | 第48-71页 |
·经编针织物设计模型 | 第48-51页 |
·多梳拉舍尔花边地组织设计模型 | 第51-54页 |
·多梳拉舍尔花边衬纬组织设计模型 | 第54-60页 |
·多梳拉舍尔花边压纱组织设计模型 | 第60-70页 |
·多梳拉舍尔花边贾卡意匠图设计模型 | 第70-71页 |
·多梳拉舍尔花边设计系统的实现 | 第71-88页 |
·计算机图形学相关原理 | 第71-75页 |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75-76页 |
·多梳设计功能模块 | 第76-80页 |
·贾卡设计功能模块 | 第80-83页 |
·花型显示功能模块 | 第83-87页 |
·文件管理功能模块 | 第87页 |
·参数设置功能模块 | 第87-88页 |
·数据输出功能模块 | 第88页 |
·系统帮助功能模块 | 第88页 |
·多梳拉舍尔花边设计系统的应用 | 第88-98页 |
·基本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89页 |
·机型的确定 | 第89-90页 |
·地组织的确定 | 第90页 |
·梳栉分配 | 第90-91页 |
·穿经图的确定 | 第91-92页 |
·各梳栉垫纱运动的描绘 | 第92-94页 |
·贾卡花型的设计 | 第94-96页 |
·原料的选择与分析 | 第96-97页 |
·织物仿真 | 第97页 |
·数据输出 | 第97-98页 |
·应用实例 | 第98-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5页 |
第五章 多梳拉舍尔花边仿真研究 | 第105-127页 |
·多梳拉舍尔花边的仿真模型 | 第105-119页 |
·多梳拉舍尔花边成圈仿真模型 | 第105-106页 |
·多梳拉舍尔花边衬纬仿真模型 | 第106-107页 |
·多梳拉舍尔花边压纱仿真模型 | 第107-113页 |
·多梳拉舍尔花边织物线圈结构的变化规律 | 第113-114页 |
·纱线仿真模型 | 第114-119页 |
·多梳拉舍尔花边织物仿真功能的实现 | 第119-123页 |
·多梳拉舍尔花边织物仿真功能的应用 | 第123-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124-12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27-131页 |
·本课题的总结 | 第127-129页 |
·本课题的不足与展望 | 第129-13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31-137页 |
致谢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