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4页 |
1 导论 | 第14-39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4-18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4-16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6-18页 |
·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概念与界定 | 第18-19页 |
·地方政府的角色与责任 | 第19-22页 |
·财政支出配置的基本原则 | 第22-26页 |
·文献综述 | 第26-33页 |
·分权竞争与财政支出结构的相关讨论 | 第26-28页 |
·地方政府行为与财政支出结构的相关研究 | 第28-31页 |
·对现有文献的总结与评价 | 第31-33页 |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33-37页 |
·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文章结构安排 | 第34-37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37-39页 |
·文章可能创新之处 | 第37-38页 |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第38-39页 |
2 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偏向及其特征:现实考察 | 第39-57页 |
·引言 | 第39页 |
·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具体描述与典型特征 | 第39-53页 |
·总体状况 | 第39-42页 |
·区域比较 | 第42-50页 |
·典型特征 | 第50-53页 |
·转轨背景下财政支出结构的合意性评价 | 第53-56页 |
·经济转轨过程中评价公共政策的复杂性 | 第53-54页 |
·财政支出结构变迁的应然轨迹:从静态合理到动态优化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3 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的宏观经济效应 | 第57-81页 |
·引言 | 第57页 |
·乘数效应减弱:经济高增长无法持续 | 第57-65页 |
·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总量还是结构? | 第57-60页 |
·财政支出结构偏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60-61页 |
·实证分析 | 第61-65页 |
·挤出效应显著:居民消费难以启动 | 第65-73页 |
·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挤出还是挤入? | 第65-67页 |
·财政支出结构偏向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 第67-69页 |
·模型设定及其数据说明 | 第69-71页 |
·计量结果与解释 | 第71-73页 |
·马太效应增强: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 第73-79页 |
·发展战略、城市倾向的财政体制与城乡差距 | 第73-75页 |
·财政支出结构偏向影响城乡差距的实证分析 | 第75-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4 分税制、财政竞争与地方政府支出结构偏向——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视角 | 第81-103页 |
·引言 | 第81-82页 |
·理解财政竞争:概念、争议与本质 | 第82-84页 |
·什么是财政竞争? | 第82-83页 |
·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税负竞争还是支出竞争? | 第83-84页 |
·全面认识财政竞争的理论本质 | 第84页 |
·我国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的典型事实 | 第84-92页 |
·分税制下财政竞争的特征表现 | 第85-88页 |
·实证分析 | 第88-92页 |
·理论模型与检验命题 | 第92-97页 |
·资本完全流动下的KM模型 | 第92-93页 |
·财政均等化对财政竞争的影响 | 第93-95页 |
·劳动力完全流动对财政竞争的影响 | 第95-97页 |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实证检验 | 第97-101页 |
·模型设定、变量选取与统计分析 | 第97-99页 |
·面板数据检验与计量结果分析 | 第99-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5 标尺竞争、地方治理质量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 | 第103-124页 |
·引言 | 第103页 |
·政治代理、财政分权与中国式标尺竞争 | 第103-107页 |
·政治代理理论及其基本模型 | 第103-105页 |
·标尺竞争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特殊表现 | 第105-107页 |
·标尺竞争、地方官员自利行为与财政支出结构的偏向 | 第107-118页 |
·激励扭曲、有限任期与地方官员的机会主义倾向 | 第107-112页 |
·政治锦标赛、晋升博弈与地方财政支出的模仿行为 | 第112-115页 |
·地方官员自利行为是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的直接诱因 | 第115-118页 |
·政府治理质量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更为一般性的实证分析 | 第118-122页 |
·政府治理的定义 | 第118-119页 |
·政府治理、官员腐败与公共支出 | 第119-121页 |
·理论模型 | 第121-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2-124页 |
6 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制度重构 | 第124-140页 |
·引言 | 第124页 |
·制度变革:促进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的有效实施 | 第124-129页 |
·辖区间人口流动、户籍制度改革与财政支出结构效率的改进 | 第125-127页 |
·财力不平衡、转移支付制度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127-129页 |
·制度改良:提高地方政府的治理质量 | 第129-134页 |
·地方政府治理观念的转变: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 | 第129-131页 |
·以公民为中心:地方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 | 第131-132页 |
·完善地方官员的晋升考核制度 | 第132-134页 |
·制度强化:健全地方公共支出的监管机制 | 第134-138页 |
·公共支出过程中的委托-代理 | 第134-136页 |
·财政监督制度 | 第136-137页 |
·财政透明制度 | 第137-138页 |
·本章小结 | 第138-140页 |
7 结论及其政策建议 | 第140-146页 |
·主要结论 | 第140-143页 |
·政策建议 | 第143-146页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46-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63页 |
后记 | 第163-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