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岩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导论 | 第8-20页 |
| ·研究意义和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 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 ·林权相关理论 | 第20-23页 |
| ·林权 | 第20-21页 |
| ·集体林权 | 第21-22页 |
| ·林权相关理论对本文的启示 | 第22-23页 |
| ·产权理论 | 第23-25页 |
| ·产权的含义 | 第23页 |
| ·产权的类型 | 第23-24页 |
| ·产权的属性 | 第24-25页 |
| ·产权理论对本文的启示 | 第25页 |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25-27页 |
| ·制度变迁理论的内容 | 第25-26页 |
| ·制度变迁的方式 | 第26页 |
| ·制度变迁理论对林改的指导意义 | 第26-27页 |
| 3 辽宁省岫岩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 | 第27-35页 |
| ·岫岩县林地概况 | 第27页 |
| ·岫岩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举措——退蚕还林 | 第27-32页 |
| ·岫岩县退蚕还林政策实施的背景 | 第27-28页 |
| ·岫岩县实施退蚕还林政策的意义 | 第28-29页 |
| ·岫岩县实施退蚕还林工程的优势 | 第29页 |
| ·岫岩县退蚕还林的具体措施 | 第29-32页 |
| ·退蚕还林政策的初步成效 | 第32-35页 |
| ·从生态效益分析 | 第32页 |
| ·从社会效益分析 | 第32-33页 |
| ·从经济效益分析 | 第33-35页 |
| 4 岫岩县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 第35-40页 |
| ·退蚕还林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 | 第35-36页 |
| ·林蚕矛盾问题 | 第35-36页 |
| ·退蚕还林地区造林成活率低 | 第36页 |
| ·退蚕还林政策经验不足 | 第36页 |
| ·退蚕还林地区农民思想保守 | 第36页 |
| ·林业产权不清晰 | 第36-37页 |
| ·林业产权主体模糊、边界不清晰、残缺不全 | 第36-37页 |
| ·林业产权变动过于频繁 | 第37页 |
| ·林地流转不规范 | 第37-38页 |
| ·林地产权投融资困难 | 第38-40页 |
| ·林权证抵押贷款政策问题 | 第38页 |
| ·森林保险制度不完善 | 第38-40页 |
| 5 岫岩县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 第40-44页 |
| ·退蚕还林工程 | 第40页 |
| ·明晰产权 | 第40-41页 |
| ·规范林地流转 | 第41-42页 |
| ·建立森林保险机制 | 第42-44页 |
| 6 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