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盆地茨营组沉积相和气藏特征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前言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3-14页 |
·研究成果与主要认识 | 第14-15页 |
2 盆地概况 | 第15-21页 |
·地理概况及环境 | 第15-16页 |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6页 |
·勘探开发进程及成果 | 第16-17页 |
·地层 | 第17-18页 |
·构造演化 | 第18-19页 |
·构造特征 | 第19-21页 |
3 茨营组层序地层对比与划分 | 第21-32页 |
·层序地层对比与分析 | 第21-22页 |
·茨营组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第22-24页 |
·层序界面划分方案 | 第24-27页 |
·典型单井相分析 | 第27-30页 |
·连井层序格架特征 | 第30-32页 |
4 沉积相平面分析 | 第32-52页 |
·沉积学标志 | 第32-33页 |
·地球化学标志 | 第33页 |
·测井相特征 | 第33-42页 |
·地震相分析 | 第42-43页 |
·地震属性分析 | 第43-52页 |
5 气藏综合评价 | 第52-67页 |
·含气组合 | 第52页 |
·气藏类型 | 第52-53页 |
·气藏分布特点 | 第53页 |
·成藏控制因素 | 第53-54页 |
·气水系统 | 第54页 |
·气藏测井响应综合分析 | 第54-67页 |
6 区带综合评价 | 第67-70页 |
7 主要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
个人简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