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马县烟草根结线虫病发生与防治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1 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 ·烟草根结线虫病病原特点及发生规律 | 第10-11页 |
| ·烟草根结线虫病病原 | 第10页 |
| ·烟草根结线虫病发病规律 | 第10-11页 |
| ·烟草根结线虫病防治措施 | 第11-13页 |
| ·化学药剂防治 | 第11-12页 |
| ·植物源杀线剂 | 第12页 |
| ·生物防治 | 第12页 |
| ·选用抗病品种 | 第12-13页 |
| 3 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 第13-15页 |
| ·本文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本文预期达到的目标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烟草根结线虫田间动态研究 | 第15-22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5-17页 |
| ·试验材料 | 第15-16页 |
| ·样品采集方法 | 第16页 |
| ·测定方法 | 第16-17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7-20页 |
| ·土壤中2龄根结线虫幼虫动态调查与分析 | 第17-19页 |
| ·不同植烟区发病率调查与分析 | 第19-20页 |
| 3 讨论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烟草根结线虫病生物源药剂比较研究 | 第22-2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3页 |
|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 ·田间试验设计方法 | 第22-23页 |
| ·调查方法 | 第2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3-25页 |
| ·线虫防治效果分析 | 第23-24页 |
| ·各处理农艺性状结果分析 | 第24页 |
| ·各处理烤烟产量、产值结果分析 | 第24-25页 |
| 3 讨论 | 第25-27页 |
| 第四章 烟草根结线虫病化学防治比较研究 | 第27-3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 ·供试品种 | 第27页 |
| ·试验地点 | 第27页 |
| ·试验设计 | 第27-28页 |
| ·栽培管理措施 | 第28页 |
| ·调查内容与方法 | 第28-29页 |
| ·土壤分析 | 第28页 |
| ·土壤根结线虫调查 | 第28页 |
| ·生育期调查 | 第28页 |
| ·生物学性状观察 | 第28页 |
| ·经济性状观察 | 第28-29页 |
| ·病害控制效果 | 第29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2页 |
| ·对烤烟生育期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对根结线虫动态的影响 | 第30-31页 |
| ·各处理的防效 | 第31页 |
| ·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31-32页 |
| ·对烤烟产量、产值的影响 | 第32页 |
| 3 讨论 | 第32-34页 |
| 第五章 生物防治烟草根结线虫病比较研究 | 第34-3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 ·供试药剂及施用方法 | 第34页 |
| ·试验方法 | 第34-35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36页 |
| ·对烤烟生育期的影响 | 第35页 |
| ·对根结线虫动态的影响 | 第35页 |
| ·各处理的防效 | 第35-36页 |
| ·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36页 |
| ·对烤烟产量、产值的影响 | 第36页 |
| 3 讨论 | 第36-38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38-39页 |
| 1 结论 | 第38页 |
| 2 创新点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作者简介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