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药品市场监管发展研究--以潍坊市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2页 |
·比较分析法 | 第12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文献研究选取的理论视野 | 第13-14页 |
·对我国药品监管历程的研究 | 第14页 |
·对我国药品监管体制存在问题的研究 | 第14-15页 |
·对完善我国药品监管体制的研究 | 第15-16页 |
·综述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药品监管概述 | 第17-20页 |
·药品监管的基本定义 | 第17页 |
·药品监管的特征分析 | 第17-18页 |
·监管内容的复杂性 | 第17页 |
·监管主体的特定性 | 第17页 |
·监管措施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 第17-18页 |
·监管对象的法定性 | 第18页 |
·监管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 | 第18页 |
·药品监管的社会意义 | 第18-19页 |
·确保药品安全是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部分 | 第18页 |
·药品监管是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应有之义 | 第18-19页 |
·药品监管的理论依据 | 第19-20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9页 |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我国农村药品市场监管实证分析 | 第20-28页 |
·调查对象和方法及内容 | 第20-21页 |
·调查对象与方法 | 第20页 |
·调查内容 | 第20-21页 |
·调查结果 | 第21-22页 |
·当前潍坊市农村药品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硬件条件相对较差 | 第22-23页 |
·诸多制度机制未能够落实到位 | 第23页 |
·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 | 第23页 |
·农村药品市场监管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 第23-28页 |
·农村药品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 | 第23页 |
·农村药品监管执法力度不足 | 第23-24页 |
·农村药品监管信息网络建设落后 | 第24页 |
·农村药品广告管制未全面落实到位 | 第24-25页 |
·农村地区安全用药及防范假劣药品意识较弱 | 第25-26页 |
·农村药品购销渠道不明 | 第26页 |
·农村药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整体性不完善 | 第26-27页 |
·农村药品监管人员综合素质低下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国外发达国家农村药品监督管理制度分析 | 第28-32页 |
·美国的药品监督管理制度 | 第28-29页 |
·欧盟的药品监督管理制度 | 第29-30页 |
·日本的药品监督管理制度 | 第30页 |
·国外发达国家农村药品监督管理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30-32页 |
·明确药品审评职责 | 第30-31页 |
·完善相关药品监督法律法规 | 第31页 |
·加强药品上市风险监督管理 | 第31页 |
·药品监管体制集中统一 | 第31-32页 |
第五章 强化农村药品市场监管的相关建议 | 第32-37页 |
·推进农村医疗机构药品管理法制化、体系化进程 | 第32-33页 |
·推进农村医疗机构药品管理法制化 | 第32页 |
·推进农村医疗机构药品管理体系化 | 第32-33页 |
·加强药品知识宣传效果,完善农村用药环境 | 第33-34页 |
·从农民接受角度加强宣传 | 第33-34页 |
·从农村药品监管法律角度加强宣传 | 第34页 |
·提高农村药品监管队伍的执法、执行能力 | 第34-35页 |
·提高农村药品监管队伍的执法能力 | 第34-35页 |
·提高农村药品监管队伍的执行能力 | 第35页 |
·建立健全的农村药械质量安全预警与监督机制 | 第35-36页 |
·促进农村药品市场监管技术创新和完善 | 第36-37页 |
·制定农村药械质量安全应急预案 | 第36页 |
·创新农村药品市场监管技术 | 第36-37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作者简介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