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电池概述 | 第13-15页 |
1.2.1 燃料电池 | 第13页 |
1.2.2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 第13-15页 |
1.2.3 锂离子电池 | 第15页 |
1.3 无机纳米材料在电池中的应用概述 | 第15-18页 |
1.3.1 无机纳米材料在电池中的应用优势 | 第15页 |
1.3.2 无机纳米材料作为燃料电池催化剂 | 第15-17页 |
1.3.3 无机纳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材料 | 第17-18页 |
1.4 钽基纳米材料的概述 | 第18-20页 |
1.4.1 钽基材料的结构和种类 | 第18页 |
1.4.2 钽基材料优异的光催化性能 | 第18-19页 |
1.4.3 Ta基材料的在电化学方面的应用 | 第19-20页 |
1.6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6.1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与创新点 | 第20-21页 |
1.6.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2-26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22-23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2.3 样品测试条件与分析 | 第24-26页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24页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4页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4页 |
2.3.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 | 第24-25页 |
2.3.5 拉曼光谱仪(Raman) | 第25-26页 |
第三章 Pt/WO_3-NaTaO_3催化剂中异质结对电催化氧化甲醇性能的规律性调节作用 | 第26-47页 |
3.1 前言 | 第26-28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8-30页 |
3.2.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8页 |
3.2.1.1 NaTaO_3的合成 | 第28页 |
3.2.1.2 WO_3-NaTaO_3的制备 | 第28页 |
3.2.1.3 Pt/WO_3-NaTaO_3的制备 | 第28页 |
3.2.2 样品表征 | 第28-29页 |
3.2.3 电化学性质测试 | 第29-3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0-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高效负载型铂/钽酸钠催化剂在醇类电催化氧化反应中的超高耐久性研究 | 第47-66页 |
4.1 前言 | 第47-49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9-51页 |
4.2.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9页 |
4.2.1.1 Na_2Ta_2O_6的合成 | 第49页 |
4.2.1.2 NaTaO_3的制备 | 第49页 |
4.2.1.3 Pt-NaTaO_3和Pt-Na_2Ta_2O_6的制备 | 第49页 |
4.2.2 样品结构表征 | 第49-50页 |
4.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50-5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1-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碳包裹的TiO_2(Ta_2O_5)作为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 | 第66-84页 |
5.1 前言 | 第66-68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68-70页 |
5.2.1 材料的合成 | 第68-69页 |
5.2.1.1 合成Ta_2O_5 | 第68页 |
5.2.1.2 制备Ta_2O_5/C | 第68页 |
5.2.1.3 合成TiO_2 | 第68-69页 |
5.2.1.4 合成TiO_2-C | 第69页 |
5.2.1.5 合成TiO_2-C-rGO | 第69页 |
5.2.2 结构表征 | 第69页 |
5.2.3 电池性能测试 | 第69-70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70-8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4-87页 |
6.1 总结 | 第84-86页 |
6.2 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10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