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 ·概述 | 第12页 |
| ·无损检测方法发展情况 | 第12-17页 |
| ·传统局部损伤检测法 | 第12-14页 |
| ·全局检测方法 | 第14-16页 |
| ·动力学无损检测技术在直升机结构上的应用及不足 | 第16-17页 |
| ·动力学边界效应检测方法(BEEM) | 第17-18页 |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直升机旋翼桨叶梁模型及边界效应 | 第19-28页 |
| ·直升机旋翼桨叶梁模型 | 第19-24页 |
| ·Bernoulli-Euler 梁方程 | 第19-22页 |
| ·Timoshenko 梁方程 | 第22-24页 |
| ·直升机桨叶的动力学边界效应 | 第24-27页 |
| ·不含裂纹梁边界效应模型 | 第25-26页 |
| ·含裂纹梁边界效应模型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直升机桨叶边界层函数及损伤指标提取方法 | 第28-36页 |
| ·直升机桨叶边界层函数及损伤指标分析 | 第28-31页 |
| ·直升机桨叶边界层函数 | 第28-30页 |
| ·损伤指标分析 | 第30-31页 |
| ·直升机桨叶损伤指标提取方法 | 第31-35页 |
| ·线性移动矩形窗的最小二乘拟合方法BEEM 程序的编写 | 第31-32页 |
| ·非线性移动矩形窗拟合方法及基于该方法的梁BEEM 程序的编写 | 第32-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边界效应法(BEEM)仿真分析 | 第36-54页 |
| ·BEEM 法仿真原理 | 第36页 |
| ·带加强块的含裂纹铝梁BEEM 法仿真分析 | 第36-44页 |
| ·含裂纹铝梁有限元模型及模态分析 | 第36-37页 |
| ·ODS 计算及边界效应识别 | 第37-40页 |
| ·噪声影响分析 | 第40-44页 |
| ·SA349 桨叶BEEM 法仿真分析 | 第44-51页 |
| ·有限元模型及弯曲刚度和质量分布特性 | 第44-45页 |
| ·ODS 计算及边界效应识别 | 第45-51页 |
| ·带方孔的模型尾桨 BEEM 法仿真分析 | 第51-53页 |
| ·带方孔的模型尾桨有限元建模 | 第51页 |
| ·ODS 计算及边界效应识别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边界效应法(BEEM)试验研究 | 第54-77页 |
| ·BEEM 方法的试验过程 | 第54-56页 |
| ·试验原理 | 第54页 |
| ·试验系统 | 第54-56页 |
| ·数据处理与损伤识别 | 第56页 |
| ·损伤识别及结果分析 | 第56-70页 |
| ·情况(1)含两孔的复合材料桨叶 | 第56-60页 |
| ·情况(2)含三孔的复合材料桨叶 | 第60-63页 |
| ·情况(3)带加强块的含三孔复合材料桨叶 | 第63-67页 |
| ·情况(4)带加强块的含裂纹铝梁 | 第67-70页 |
| ·试验与仿真对比分析 | 第70-75页 |
| ·参数选取 | 第75-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 ·结论 | 第77-78页 |
| ·展望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