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导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省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省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3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3-14页 |
2 泉州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概述 | 第14-18页 |
·相关概念论述 | 第14-16页 |
·“养老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 | 第14-15页 |
·“新农保”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 第15页 |
·泉州市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第15-16页 |
·泉州市农村居民养老保障模式变迁 | 第16-18页 |
·以地养老模式 | 第16-17页 |
·个人储蓄性养老模式 | 第17页 |
·社会养老保险模式 | 第17-18页 |
3 泉州市实施新农保的背景和要求 | 第18-24页 |
·泉州市实施新农保制度背景 | 第18-19页 |
·泉州市实施新农保的要求 | 第19-21页 |
·新农保制度设计要求 | 第19-20页 |
·新农保与其他养老保障制度衔接要求 | 第20-21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及特点 | 第21-23页 |
·新农保的制度设计 | 第21-22页 |
·新农保制度的特色 | 第22-23页 |
·农民对新农保参保意愿和政策期望调研分析 | 第23-24页 |
·农村居民参加新农保意愿强烈 | 第23页 |
·农村居民缴费能力差别较大 | 第23页 |
·农村居民对养老金期望值较高 | 第23-24页 |
4 泉州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状况 | 第24-32页 |
·晋江市新农保试点发展现状 | 第24页 |
·晋江市新农保试点的主要做法 | 第24-28页 |
·制定政策,让新农保贴近晋江实际 | 第25-26页 |
·确保发放,让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 第26-27页 |
·扩面推进,让新农保深入千家万户 | 第27页 |
·规范管理,让新农保工作有序运行 | 第27-28页 |
·抓好续保,让新农保可持续发展 | 第28页 |
·晋江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施行情况 | 第28-29页 |
·泉州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相关制度不完善,政策缺乏连续性 | 第29-30页 |
·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参保人长缴多缴意愿薄弱 | 第30页 |
·丧葬补助制度缺失,基金存在流失风险 | 第30-31页 |
·基础养老金偏低,保障效果较弱 | 第31页 |
·基金统筹层次偏低,不利于保值增值和风险控制 | 第31页 |
·新农保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尚未做到有效衔接 | 第31-32页 |
·制度本身的问题及个人账户中政府补贴资金的非私有性问题 | 第32页 |
5 国内外的相关经验及启示 | 第32-37页 |
·国外的相关经验及启示 | 第32-34页 |
·德国的经验:发挥主流保险功能,鼓励发展“补充养老险” | 第32-33页 |
·英国的经验:养老金体系由“三个支柱”构成 | 第33页 |
·美国的经验: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承担养老保险责任 | 第33-34页 |
·相关经验启示 | 第34页 |
·国内的相关经验及启示 | 第34-37页 |
·青岛市的经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 | 第34-35页 |
·宝鸡市的经验:完全的个人账户储蓄积累模式 | 第35-36页 |
·苏州市的经验:福利型社保模式 | 第36页 |
·相关经验的启示 | 第36-37页 |
6 解决泉州市新农保试点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 第37-43页 |
·解决泉州市新农保试点问题的思路 | 第37页 |
·解决泉州市新农保试点问题的对策 | 第37-43页 |
·加快新农保制度的立法进程 | 第37-38页 |
·加强政策执行力度,落实好各级财政的补助资金 | 第38-39页 |
·提高统筹层次,完善运营模式,确保基金保值增值 | 第39-40页 |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新农保的管理服务水平 | 第40-41页 |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农民的参保意识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