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短命植物镰荚黄耆种子萌发及生活史特征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引言第9-21页
   ·豆科植物种子休眠萌发的研究现状第9-19页
     ·豆科种子休眠类型第9-11页
     ·解除休眠的方法第11-16页
     ·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第16-19页
   ·研究豆科植物种子萌发休眠特性的意义第19-20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第2章 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第21-41页
   ·前言第21-22页
   ·材料与方法第22-27页
     ·果实采集和地点概况第22-23页
     ·实验方法第23-26页
     ·数据分析第26-27页
   ·结果与分析第27-37页
     ·吸水测试第27页
     ·萌发要求第27-29页
     ·水势对萌发的影响第29页
     ·打破休眠的方法第29-34页
     ·埋藏深度和时间对种子打破休眠的影响第34页
     ·埋藏深度对幼苗出土的影响第34-35页
     ·萌发物候第35-36页
     ·土壤种子库第36-37页
   ·讨论第37-41页
第3章 萌发可塑性和水分对镰荚黄耆生活史的影响第41-55页
   ·前言第41-42页
   ·材料与方法第42-44页
     ·种子采集第42页
     ·观测地点与研究方法第42-44页
     ·数据分析第44页
   ·结果与分析第44-51页
     ·种子萌发特性第44-45页
     ·物候特征第45-46页
     ·存活、形态特征及果实与种子产量第46-49页
     ·生物量及其分配第49-51页
   ·讨论第51-55页
     ·萌发可塑性对生活史特征的影响第51-52页
     ·水分对生活史特征的影响第52-55页
第4章 结论及对今后工作的建议第55-57页
   ·结论第55页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8页
致谢第68-69页
作者简介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山云杉林土壤种子库年际变化与海拔梯度分布格局研究
下一篇:小洼槽倒虹吸水流特性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