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童小说的放逐母题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导言 | 第7-11页 |
第一章 苏童小说中的"放逐"描写及意象 | 第11-28页 |
第一节 小说中的"放逐"描写 | 第11-18页 |
一、逃亡与回归 | 第11-15页 |
二、出走与寻找 | 第15-16页 |
三、被放逐与反放逐 | 第16-18页 |
第二节 "放逐"意象及其审美内涵 | 第18-28页 |
一、意象的空间性 | 第19-21页 |
二、意象的流动感 | 第21-23页 |
三、意象的过渡意义 | 第23-25页 |
四、意象的延伸趋势 | 第25-28页 |
第二章 苏童小说的放逐母题及探源 | 第28-38页 |
第一节 "封闭而孤独的童年生活" | 第29-32页 |
一、久卧病榻的封闭 | 第29-30页 |
二、父辈移民的无归属感 | 第30-31页 |
三、大时代的动荡不安 | 第31-32页 |
第二节 现代人无家可归的漂泊感 | 第32-35页 |
一、无家可归的"井中男孩" | 第33-34页 |
二、"飞越枫杨树故乡"的乡村流浪者 | 第34-35页 |
第三节 作家本人的创作主体性 | 第35-38页 |
第三章 苏童小说放逐母题与创作风格的恒与变 | 第38-43页 |
第一节 放逐母题和作品的悲剧性 | 第39-41页 |
第二节 作者对空间叙述的坚守与挑战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