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9页 |
·桥梁温度场及其效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课题来源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3-15页 |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本文研究工作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温度场基本理论及其边界参数取值 | 第15-31页 |
·混凝土桥梁温度场 | 第15-16页 |
·温度效应 | 第16-17页 |
·温度应力 | 第16-17页 |
·温度位移 | 第17页 |
·热传递与温度场定解条件 | 第17-21页 |
·三种热传递的方式 | 第17-19页 |
·温度场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19-21页 |
·温度场的计算方法 | 第21-22页 |
·混凝土热传导微分方程求解 | 第21页 |
·数值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半理论半经验公式 | 第22页 |
·温度场边界参数的确定 | 第22-31页 |
·太阳常数和方位 | 第23页 |
·太阳直接辐射 | 第23-26页 |
·太阳散射辐射 | 第26-27页 |
·大气温度和综合气温 | 第27-28页 |
·风速与综合换热系数 | 第28-31页 |
第三章 日照时考虑风速影响的桥塔温度效应 | 第31-60页 |
·工程背景 | 第31-32页 |
·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32-38页 |
·桥塔混凝土的热物理参数 | 第32-34页 |
·桥塔热边界参数 | 第34-38页 |
·ANSYS 热应力分析功能介绍 | 第38-39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9-40页 |
·有限元模型的简化 | 第39页 |
·热应力分析类型和单元类型的选取 | 第39页 |
·计算的基本假定 | 第39-40页 |
·桥塔边界条件和三维有限元模型示意图 | 第40页 |
·日照时风速沿桥塔高度变化的温度效应 | 第40-49页 |
·普通辐射日风速沿高度变化对广州大桥桥塔温度效应影响分析 | 第41-46页 |
·强辐射日风速沿高度变化对高塔的温度效应影响分析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日照时不同风速大小对应的桥塔温度效应 | 第49-55页 |
·风速模式的选取 | 第49-50页 |
·不同风速大小对应的桥塔温度场 | 第50-52页 |
·不同风速大小对应的桥塔横向温度应力 | 第52-55页 |
·结论 | 第55页 |
·日照时考虑风速日差异的桥塔温度效应 | 第55-58页 |
·夏季辐射日风速日变化 | 第55-56页 |
·风速模式的选取 | 第56页 |
·两种风速模式对应的桥塔温度应力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寒潮时考虑风速影响的桥塔温度效应 | 第60-68页 |
·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60-64页 |
·风速 | 第60-61页 |
·综合换热系数 | 第61页 |
·空气温度 | 第61-63页 |
·风荷载 | 第63-64页 |
·寒潮时风速沿桥塔高度变化的温度效应及风荷载效应 | 第64-66页 |
·风速模式的选取 | 第64页 |
·桥塔的风荷载效应 | 第64-65页 |
·两种风速模式对应的桥塔温度应力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桥塔朝向对其温度效应的影响分析 | 第68-72页 |
·不同桥塔朝向的拟定 | 第68-69页 |
·计算参数 | 第69页 |
·三种不同桥塔朝向的桥塔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分析 | 第69-71页 |
·最不利温度场 | 第70页 |
·温度应力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大气透明度对桥塔温度效应的影响分析 | 第72-76页 |
·大气透明度概念 | 第72-73页 |
·计算参数的拟定 | 第73页 |
·三种大气透明度对应的桥塔温度应力分析 | 第73-75页 |
·最不利时刻向阳侧温度应力 | 第73-74页 |
·温度应力时程曲线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件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