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前期河南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3页 |
三、本选题研究的时空范围 | 第13-15页 |
1 时间界限 | 第13页 |
2 地域范围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清代前期河南自然灾害及其特点 | 第15-27页 |
一、河南水灾 | 第15-19页 |
1 雨水之灾 | 第17-18页 |
2 河流决溢 | 第18-19页 |
二河南旱灾 | 第19-21页 |
三、其它灾害 | 第21-24页 |
1 蝗灾 | 第21-22页 |
2 震灾 | 第22-23页 |
3 雹灾 | 第23-24页 |
四、自然灾害的特点 | 第24-27页 |
1 各类俱全呈普遍性 | 第25页 |
2 群发性和伴生性 | 第25-26页 |
3 成灾范围大 | 第26-27页 |
第二章 清代前期河南自然灾害的影响 | 第27-33页 |
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第27-29页 |
1 人员伤亡 | 第27-28页 |
2 农业生产遭到破坏 | 第28-29页 |
3 物价上涨 | 第29页 |
二、社会方面 | 第29-33页 |
1 对传统人伦道德观念的冲击 | 第29-30页 |
2 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 第30-33页 |
第三章 清代前期河南自然灾害成因分析 | 第33-41页 |
一、自然因素 | 第33-34页 |
1 地形地貌 | 第33-34页 |
2 气候环境因素 | 第34页 |
二、社会因素 | 第34-41页 |
1 清代前期河南人口的增长和盲目垦殖 | 第34-36页 |
2 水利兴修不予重视 | 第36-38页 |
3 吏治腐败 | 第38-41页 |
第四章 社会应对措施 | 第41-65页 |
一、预灾措施 | 第41-50页 |
1 仓储政策 | 第41-46页 |
·常平仓 | 第42-45页 |
·社仓 | 第45-46页 |
2 水利工程 | 第46-50页 |
二、官方应对措施 | 第50-61页 |
1 报勘灾情 | 第50-54页 |
·报灾 | 第50-51页 |
·勘灾 | 第51-53页 |
·审户 | 第53-54页 |
2 官方救灾措施 | 第54-61页 |
·蠲免 | 第54-55页 |
·缓征 | 第55-56页 |
·赈济 | 第56-57页 |
·赈贷 | 第57-58页 |
·平粜 | 第58-60页 |
·安辑 | 第60-61页 |
三、民间赈灾措施 | 第61-65页 |
结语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一、历史文献 | 第67-68页 |
二、当代文献 | 第68-69页 |
三、论文资料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3页 |